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良夫人二首·其二》
《代良夫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道夫人遣子时,丁宁捧檄是归期。

青衫到手非难事,白发惊心祗自悲。

长翣忍听蒿里句,短檠休唱蓼莪诗。

九原精爽应长在,列戟松楸莫恨迟。

(0)
翻译
听说夫人派遣儿子的时候,叮嘱他捧着檄文就是回家的日子。
一旦穿上青衫不再是难事,但看到白发却让人心生悲伤。
不忍听到丧葬时的挽歌,也不要再吟唱怀念亲人的《蓼莪》诗。
虽然亲人已逝,精神魂魄应长久存在,墓地的松楸树不必因迟来的尊荣而遗憾。
注释
夫人:指母亲。
檄:古代官府文书。
归期:回家的日子。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白发:象征年龄增长和岁月流逝。
长翣:长长的丧幡。
蒿里句:指哀悼死者的挽歌。
短檠:简陋的灯架,代指读书学习。
蓼莪诗:中国古代孝亲的诗歌。
九原:古代对墓地的称呼。
精爽:精神和魂魄。
列戟松楸:墓地树立的军旗和松柏,象征荣耀和永恒。
恨迟:遗憾来得太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所作的《代良夫人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夫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儿子即将离家赴任的感慨。首句“闻道夫人遣子时”,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透露出母子离别的不舍。次句“丁宁捧檄是归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叮咛和期待,希望他能顺利归来。

接下来,“青衫到手非难事”暗示儿子仕途有望,但“白发惊心祗自悲”则流露出母亲面对岁月无情、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悲伤。诗句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儿子成长的忧虑。

“长翣忍听蒿里句”借用“蒿里”之典,意指听到丧歌,令人悲痛;“短檠休唱蓼莪诗”中的“蓼莪诗”是表达思亲之情的古诗,此处提醒儿子在外勿忘亲情。最后两句“九原精爽应长在,列戟松楸莫恨迟”,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期望,希望他在外也能怀念先人,尽早归来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儿子的关爱与叮咛,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作者介绍
黄干

黄干
朝代:宋

(1152—1221)宋福州闽县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子。少从朱熹学,熹以女妻之。及熹病重,以所著书授干,托传其学。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不拜,归里授徒讲学以终。卒谥文肃。有《勉斋集》。
猜你喜欢

丙午八月分校京兆试用壁间韵

秋高锁院觉深沉,时共诸贤探邓椅。

常恐骅骝空过目,敢言桃李欲成阴。

研经辛苦看华鬓,报国文章本素心。

藻鉴高悬逢永叔,遥知玉树自森森。

(0)

断针吟

断针余荩箧,开箧泪如丝。

血渍锋铓尽,儿寒手线知。

昏眵嫌布涩,邻壁借镫迟。

习苦嗟慈母,哀哀欲废诗。

(0)

春兴·其一

春风吹蓬庐,屋上出短草。

嗟尔物何知,欣欣及时好。

携锄理花畦,土膏射晴昊。

甲拆纷离披,剪伐伤指爪。

指伤不足惜,勿使滋蔓老。

(0)

除夜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0)

晓意示怀园读书诸子兼呈家在陆先生·其二

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

心香相吐纳,舌本青莲通。

能宣圆妙谛,沧海回鱼龙。

鼓荡薄清景,秋阴结遥峰。

(0)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

朋交邂逅新,敦槃风雅重。

秉烛兴腾骞,访旧情贾勇。

沟荒樵月乾,楼圮冈云耸。

城芜今古春,江递歌哭涌。

独有平山孤,危厂豁滞壅。

庐陵树文帜,峨嵋接芳踵。

词苑得江山,隋宫失丘垄。

沈吟不朽迹,倍切同腐恐。

堂势尽千里,气象收万种。

乌驭闪阴晴,鱼龙混杂冗。

孤撑夏修竿,绵延叠疑冢。

鸾音半岭啸,敝屣南面宠。

大游鹏负息,齐物菌蒸拱。

瞩遐胸为宽,坐旷神绝恟。

芒忽受虚来,沆瀣饱清奉。

峦光涤肺腑,翰墨振庳肿。

昔贤吐高焰,兹境宽厚拥。

吾侪及嬉娱,清尊徒迭捧。

微争战蜗蛮,细响吊榛蛩。

窥宎张籍盲,跂前支离尰。

景迅过虻飞,形固匪阙巩。甲名。

三立鲜峥嵘,七尺亦劣䢆。

瞻礼俎豆肃,俯仰神骨悚。

端赖干莫利,心蓬薙蒙茸。

敢托玞䂥质,言玷砻圭珙。

吟思卷绮霞,夕姿曳绣陇。

棹舲香荷蒲,襟袖鉴清溶。

尘缰乍脱羁,天械亦解蛩。

情比叶埙篪,盟长宗介冢。

谈味快沃焦,离绪旋抽蛹。

竹林几闲逸,云逵或踔踊。

孤怀驻景方,早计御寒氄。

神龟宁曳涂,蒲牢讵栖甬。

崦嵫薄日外,惊涛正呼汹。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