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这首清代诗人林徵韓的《除夜》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多年的心境。首句“万里从教滞此身”,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长期滞留异地的无奈和孤独。次句“廿年为客惯风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以及对风尘仆仆生活的习惯。
“宁须浊酒浇残夜”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借酒消愁的情景,浊酒虽粗,却能暂时排解心中的苦闷。诗人选择与“寒花”为伴,寓含了孤寂中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故乡的思念。
“归去梦魂知路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在梦中也难以轻易回到故乡。最后一句“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以普遍的守岁习俗反衬自己的异乡身份,更显出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和对家乡节日氛围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除夕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陵树郁青葱,一夕生秋风。
文皇昔神武,鞭豹乘白龙。
格泽导其西,符拔导其东。
北出阴山道,玉汗殷以红。
鸾旂左右挥,万里至回中。
缚取单于归,勒铭立马峰。
慑胡遂千年,九塞不举烽。
鼎成胡髯垂,庙藏鸟号弓。
至今群灵朝,芝车骑为虹。
日月耀我明,祚胤传无穷。
虎旅诚可思,食举歌皇功。
翡翠飞峤南,珊瑚起沧湄。
自顾非二物,何由遇君知。
金门谬通籍,嘉招荷恩私。
彯樱步华阙,鸣佩趋彤墀。
引领属玉馆,结睇承明扉。
笔札每慰籍,英贤恒追随。
时操下里曲,窈听钧天吹。
一割铅刀望,片腋狐白资。
献纳固非分,千载逢清时。
感君缱绻意,羁绁未敢辞。
衷肠君自识,摅此持相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