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千寻铁索已沈江,江流更无还。
想其中自有,战时栖舰,闲处渔竿。
太息我辰安在,词客意辛酸。
欲耦严陵钓,掷去儒冠。
烽火一时燃遍,笑石头城下,曾见降幡。
误漂零臣甫,犹诩寸心丹。
困盐车、何如伏枥,向珠溪、尊俎且盘桓。
谁知得、过清明了,依旧春寒。
断千寻铁索已沈江,江流更无还。
想其中自有,战时栖舰,闲处渔竿。
太息我辰安在,词客意辛酸。
欲耦严陵钓,掷去儒冠。
烽火一时燃遍,笑石头城下,曾见降幡。
误漂零臣甫,犹诩寸心丹。
困盐车、何如伏枥,向珠溪、尊俎且盘桓。
谁知得、过清明了,依旧春寒。
这首《八声甘州·题蒋鹿潭持竿戴笠小像》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通过对蒋鹿潭持竿戴笠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断千寻铁索已沈江”形象地刻画了历史的沉寂与变迁,暗示了过去的辉煌不再。接着,“战时栖舰,闲处渔竿”暗指战乱与和平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太息我辰安在,词客意辛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以及对词客生涯的无奈和辛酸。他渴望像严陵那样归隐垂钓,抛却世俗的束缚,即“欲耦严陵钓,掷去儒冠”。
“烽火一时燃遍,笑石头城下,曾见降幡”借古讽今,讽刺了昔日的战败和投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误漂零臣甫,犹诩寸心丹”以“漂零臣甫”自比,表达了流离失所的境遇,但仍然坚守内心信念。
“困盐车、何如伏枥,向珠溪、尊俎且盘桓”运用典故,表达了在困境中不如暂且放下理想,享受眼前的生活。然而,“谁知得、过清明了,依旧春寒”又暗示了即使度过清明时节,春天的寒冷依旧,寓意着生活的艰难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历史场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个人际遇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无奈。
十月河滨土未乾,行人裘褐苦沾汗。
边侯顾遇劳纡轸,驿舍留连暂憩鞍。
义贯雪霜松操古,气凌星斗剑光寒。
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约虚斋论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