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
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
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
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功臣的颂扬与缅怀之情。诗人王世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恭简公珊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首句“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开篇即点明了皇帝急于治理国家的心志,同时展现出对大臣们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共同辅佐治理国家。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与大臣们密谈的情景,强调了君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以及大臣们为国家献策的诚意。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臣们的忠诚与勤勉,即使在偏远之地,也随时准备响应朝廷的召唤,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两句,通过描述大臣们的谏言虽深奥却易于传达,且常常能触动皇帝的内心,展现了君臣之间思想的共鸣与理解。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强调了国家体制的尊严与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朝廷制度的严谨与尊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描绘了大臣们在年老或身体不适时,请求退休的情景,皇帝对此感到惋惜与不舍,体现了君主对大臣的深厚情感。
最后,“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表达了对大臣们忠于国家、忠于君主的赞扬,认为他们即使在世时为国尽忠,死后也不必再追求名利地位,体现了对功臣们高尚品德的肯定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功臣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他们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明代社会对忠诚、勤勉、智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君主与大臣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