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斗粟亦时须,清坐那能论有无。
洗我破樽倾竹叶,觅君佳句写桃符。
种瓜晚计应先定,画饼空名不拟沽。
办取芒鞋山里去,羊肠纵险是夷途。
穷年斗粟亦时须,清坐那能论有无。
洗我破樽倾竹叶,觅君佳句写桃符。
种瓜晚计应先定,画饼空名不拟沽。
办取芒鞋山里去,羊肠纵险是夷途。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流谦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精神。
“穷年斗粟亦时须”,表达了诗人对待困顿岁月保持耐心和必要准备的心境。“清坐那能论有无”,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洗我破樽倾竹叶,觅君佳句写桃符”,这里的“破樽”象征着简单而不加修饰的生活,而“觅君佳句写桃符”则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称赞,希望能得到美好的祝愿。
“种瓜晚计应先定,画饼空名不拟沽”,这两句强调了计划和行动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也要有所准备,不宜盲目行事。
“办取芒鞋山里去,羊肠纵险是夷途”,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向往自然、远离尘嚣的愿望。“办取芒鞋”意味着准备好登山的装备,而“羊肠纵险是夷途”则形象地描述了崎岖而曲折的山路,表达出诗人对探索自然、体验生命之美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