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宣府(其一)》描绘了一幅昔日皇家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图景。首句“龙沙燕尾承平日”展现了宣府地区在太平盛世时的辉煌,龙沙燕尾之地,象征着皇家宫殿的奢华与地理位置的显赫。然而,“北顾频烦玉辇游”暗含了皇帝频繁出游的奢侈生活,可能并未带来实质的边疆安宁。
接下来,“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两句,通过罗裙和羌管的意象,暗示了宫廷音乐流传民间,却引发了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愁,反映出战乱或边患给人们带来的哀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进一步渲染了行宫的荒凉,曾经的皇家气象如今只剩下两棵槐树见证,昔日的御气(帝王的气息)已消散在破败的酒楼中。这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衰落的感慨。
最后,“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以白马和青丝象征英雄的遗物,表达出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将领们的深深哀悼,他们的丰功伟绩如今都化作了荒凉的丘陵,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世事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宣府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寓言了王朝兴衰和人事代谢的深刻主题。
弧南有星光晰晰,溥照八荒开寿域。
降神孕秀应难测,化作人间万夫特。
壮岁风云剑三尺,曾扫欃枪树奇迹。
拂衣一笑归泉石,绿酒黄花供散逸。
转眼流光盈六十,方瞳一双炯如漆。
蓬矢桑弧悬此夕,华筵献寿群仙集。
瑶池蟠桃如日赤,蓬岛琼浆和露碧。
玉皇案上长生籍,姓名特许今增入。
乾坤华腴饱餐食,日月精英长呼吸。
南山之寿焉能匹,直与天地同无极。
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
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
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
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
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
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
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
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