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府·其一》
《宣府·其一》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宣府(其一)》描绘了一幅昔日皇家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图景。首句“龙沙燕尾承平日”展现了宣府地区在太平盛世时的辉煌,龙沙燕尾之地,象征着皇家宫殿的奢华与地理位置的显赫。然而,“北顾频烦玉辇游”暗含了皇帝频繁出游的奢侈生活,可能并未带来实质的边疆安宁。

接下来,“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两句,通过罗裙和羌管的意象,暗示了宫廷音乐流传民间,却引发了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愁,反映出战乱或边患给人们带来的哀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进一步渲染了行宫的荒凉,曾经的皇家气象如今只剩下两棵槐树见证,昔日的御气(帝王的气息)已消散在破败的酒楼中。这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衰落的感慨。

最后,“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以白马和青丝象征英雄的遗物,表达出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将领们的深深哀悼,他们的丰功伟绩如今都化作了荒凉的丘陵,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世事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宣府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寓言了王朝兴衰和人事代谢的深刻主题。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题仙溪张氏一乐堂庆寿图

灵椿萱草并鲜妍,玉树芝兰复满前。

共倚蓬壶看春色,从教沧海变桑田。

(0)

送太学生宋溉依亲还吉水得黄字

万里观光谒圣皇,宁亲又喜得还乡。

都门落日开帆影,玉署东风散雁行。

淮浦雪消春涨绿,吴山雨过晚横苍。

青云还励平生志,来岁庭槐花又黄。

(0)

题寿星图寿胡挥使六十

弧南有星光晰晰,溥照八荒开寿域。

降神孕秀应难测,化作人间万夫特。

壮岁风云剑三尺,曾扫欃枪树奇迹。

拂衣一笑归泉石,绿酒黄花供散逸。

转眼流光盈六十,方瞳一双炯如漆。

蓬矢桑弧悬此夕,华筵献寿群仙集。

瑶池蟠桃如日赤,蓬岛琼浆和露碧。

玉皇案上长生籍,姓名特许今增入。

乾坤华腴饱餐食,日月精英长呼吸。

南山之寿焉能匹,直与天地同无极。

(0)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徙倚看奇胜,乾坤雨霁时。

林峦含喜色,花鸟似前期。

晴竹黄金影,新梧碧玉枝。

幽亭事事好,不独瞰清池。

(0)

挽平湖沈御史

结庐当墓近黄泉,苫块将除骨已仙。

合院旧僚伤往事,两京新进哭同年。

尚书有表名长在,仆射无儿事可怜。

留得几多章疏藁,难兄和泪为重编。

(0)

送沈秩下第还山中

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

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

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

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

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

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

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

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