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薄游叹》
《薄游叹》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巴峡挟洞庭,彭蠡注沧海。

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

扁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

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

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

危肠日九回,山茹且归采。

(0)
翻译
我曾在庾公楼上轻游,时光荏苒已三十年。
昔日相识皆已不在,只有庐山依然屹立。
巴峡夹带着洞庭湖水,彭蠡湖汇入浩渺大海。
汹涌的波涛何时才会停歇,古老的航道始终不变。
小船之事仿佛昨日,黑发忽然已成霜白。
世俗狭窄道路艰难,身体疲惫但精神未衰。
春天将尽,旅途困顿琐碎,这份心意又有何人能懂。
想见湘南的友人,只能以兰草和白芷相询。
沿途忧虑盗匪横行,财物匮乏难以资助。
每日忧虑肠心九转,暂且采山中的野菜度日。
注释
薄游:轻快游玩。
庾公楼:庾亮的楼阁,代指名胜之地。
触目:映入眼帘。
庐山:著名的山峰,象征永恒。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
彭蠡:鄱阳湖的古称。
奔涛:汹涌的波涛。
故道:旧有的道路。
扁舟:小船。
缁鬓:黑色的鬓发,指年老。
俗隘:世俗狭窄。
兰茝:兰花和白芷,象征高洁。
寇暴:盗匪侵扰。
徒御:徒步或驾车。
山茹:山中野生的草木果实。
鉴赏

诗人以一种淡然的口吻,述说了对庾信楼的多次拜访,以及对岁月流逝和昔日英雄辈出的感慨。"薄游庾公楼"一句,便是引出全篇的主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俯仰三十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深切体会,通过不断地眺望和仰望,感受着岁月在庾信楼这座建筑上的印记。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则是表现出历史人物的消逝,只留下自然景观如庐山依旧。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自然永恒的对照。这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感慨,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对于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巴峡挟洞庭,彭蠡注沧海。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其中蕴含着对自然力量和历史规律不可抗拒性的认识。这里的“故道”指的是长河流域的自然法则,即便是时间的洪流,也无法改变它们。

随后,诗人转向个人生命的体验"扁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皋。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这里的“扁舟”和“缁鬓”,分别象征着过往的生活片段与年华的流逝。而“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迷茫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的担忧。

在最后几句中"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危肠日九回,山茹且归采",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他在春尽时节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于旅途中的困顿和不安的情绪。这里的“兰茝”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物品或信息,而非植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庾信楼的反复拜访,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个人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和历史规律不可抗拒性的认识,以及对于个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环境的深刻体会。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幽逼诗四首·其四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

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0)

咏同泰寺浮图诗

望园临柰苑,王城对邺宫。

还从飞阁内,遥见崛山中。

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

云甍犹带雨,莲井不生桐。

盘承云表露,铃摇天上风。

月出琛含采,天晴幡带虹。

周星疑更落,汉梦似今通。

我后情初照,不与伊川同。

方应捧马出,永得离尘蒙。

(0)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

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0)

登琴台诗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0)

东昏侯时宫中谣

赵鬼食鸭肃刂。诸鬼尽著调。

(0)

宋四厢乐歌廿首·其十九

礼有容,乐有仪。金石陈,干羽施。迈武护,均咸池。

歌南风,舞德称。文武焕,颂声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