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长安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皇家氛围。诗人庾肩吾以细腻的笔触,将京城的城防、宫殿、自然景观以及季节变换巧妙融合,展现了其对京城的深刻情感与赞美。
首句“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开篇即点明京城作为国家重镇的地位,以及守卫京城的责任重大,体现了对保卫国家的崇高敬意。接着,“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两句,通过南北方向的眺望,展现了京城四周广阔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既展现了京城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暗示了国家疆域的辽阔。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则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内皇家建筑的雄伟与辉煌,飞延阁与建章宫是古代长安城中著名的宫殿,诗人通过“入汉”、“临云”的描绘,不仅突出了这些宫殿的高大与宏伟,也赋予了它们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两句,将视角从宏大的宫殿转向了更为细腻的都市生活与自然景色。天津桥是长安城中的著名桥梁,诗人通过“步逐”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夜晚漫步桥上的场景,同时“城随秋夜长”则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营造了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两句,通过对露水、槐树、秋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清新与凉爽,同时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露水在槐树上凝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而随着秋风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凉爽,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京城长安的壮丽与繁华,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