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廊回处正斜曛,弄影随风自作群。
曾恃粉衣欺艳雪,几缘香梦惹行云。
斜穿帘幕深深见,飞过池塘故故分。
送得南园花草尽,正教愁杀杜司勋。
曲廊回处正斜曛,弄影随风自作群。
曾恃粉衣欺艳雪,几缘香梦惹行云。
斜穿帘幕深深见,飞过池塘故故分。
送得南园花草尽,正教愁杀杜司勋。
这首诗描绘了蝴蝶在黄昏时分的生动场景,充满了动态美和细腻的情感。首句“曲廊回处正斜曛”以曲廊和斜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弄影随风自作群”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它们在光影间自由自在地嬉戏,形成了一群群美丽的身影。
“曾恃粉衣欺艳雪,几缘香梦惹行云”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蝴蝶的美丽与高洁形象化,同时暗示了蝴蝶在花间穿梭,与香梦相伴,似乎与云彩相交,展现出蝴蝶不凡的气质和生活的诗意。
“斜穿帘幕深深见,飞过池塘故故分”描绘了蝴蝶在室内与室外的穿梭,以及它在池塘边停留的瞬间,通过“深深见”和“故故分”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蝴蝶轻盈的飞翔和微妙的动作。
最后,“送得南园花草尽,正教愁杀杜司勋”表达了蝴蝶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感慨。它见证了南园花草的盛衰,也预示着春天即将逝去,这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蝴蝶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美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
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
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蘺。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
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
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