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驻跸太原》
《闻驻跸太原》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海昆明付劫灰,西风汾水雁声哀。

勤王莫肯倡先晋,乐祸人犹奉子颓。

兵甲谁清君侧恶?衣冠各自贼中来。

壶浆夹道民争献,愿祝桥从万里回。

(0)
鉴赏

这首诗《闻驻跸太原》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首联“南海昆明付劫灰,西风汾水雁声哀”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南海昆明之地在战火中化为废墟,西风中的汾水边,大雁哀鸣,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南海昆明的繁华与西风汾水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颔联“勤王莫肯倡先晋,乐祸人犹奉子颓”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政治腐败。勤王之人不愿率先行动,而那些乐于祸乱的人却依然拥戴昏庸的统治者。这一联通过对比,批判了那些不作为、乐见其成的群体,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颈联“兵甲谁清君侧恶?衣冠各自贼中来”进一步指出,是谁在清除君主身边的恶势力?答案是那些身居高位、自称为正人君子的人,实际上却如同贼寇一般。这句诗直指权力中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的强烈谴责。

尾联“壶浆夹道民争献,愿祝桥从万里回”则转向民众的视角,描绘了百姓对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他们手持酒浆,夹道欢迎,希望有能人志士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恢复往日的繁荣。这一联寄托了人民对理想领袖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展现了黄遵宪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诗人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现状,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正义的呼唤。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其三

尺水真成起丈波,水南水北断经过。

几思落笔题观涨,却恨诗材本不多。

(0)

次韵元衡两绝句·其一

倦游如此不嗟穷,醉眼犹能远送鸿。

笑我老无湖海气,但思疆理事南东。

(0)

朱村道中

绿竹人家近小塘,暮秋村酿熟村场。

我行甚亟忘休歇,孤负木犀来往香。

(0)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易榜曰发深省衡州舅氏书之仆为赋四小诗以发深省斋为韵·其四

我有嗜睡癖,衾枕长与偕。

晨昏要无失,曷日住君斋。

(0)

再蒙签判丈惠示惜花三绝句因次韵·其一

花飞忽忽减芳菲,欺我新来诗思迟。

笔底羡君能捷敏,好词频许坐中披。

(0)

发豫章后二首·其二

诗成欲赋江山好,政尔多言恐害廉。

只恨十分朝日美,可能身独负茅檐。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