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怀人诗·其十四》
《岁暮怀人诗·其十四》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

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

(0)
鉴赏

这首诗《岁暮怀人诗(其十四)》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他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天边雄镇北门管”,以“雄镇”形容边疆重镇的威严与重要性,暗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这样的力量来守护。同时,“天边”二字则赋予了这一形象以广阔的背景,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次句“海内通儒东塾书”,将目光转向文化教育领域,以“通儒”赞誉那些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学者,他们如同东塾中的教书先生,不仅传授知识,更在精神层面启迪后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这里通过“海内”与“东塾”的对比,既展现了学者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影响,也突出了他们在特定学术环境中的核心地位。

接下来的“膝下传经幕中檄”,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学者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双重角色。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家庭教育中也起到了传承知识、弘扬道德的重要作用。而“幕中檄”则可能暗指他们在政治或军事领域的贡献,即在幕后为国家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智谋支持,体现了他们作为智者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性。

最后一句“数君才调有谁如?”直接表达了对这些杰出人物才能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怀念。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人才辈出时代的追忆,也是对当前人才稀缺现状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发展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国家、文化、教育、家庭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黄遵宪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毗陵三题·其二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

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

(0)

次韵谢学士

凛姿行复伟衣冠,螭亦何曾耻暂蟠。

入梦少曾忘博约,得书多是报平安。

雪零短发新尤甚,盟近黄花旧不寒。

肯入乱山相劳苦,密云香郁破团团。

(0)

定平怀墨梅

南昌梅少府,人道是梅仙。

不疗疏枝瘦,安知坏色妍。

春归天上去,真自镜中传。

同出吟机杼,无声亦自贤。

(0)

题焕少章墨菊

采薇不疗餐英瘦,著眼无从到朵颐。

秋露染毫馀晓馥,便成画饼亦忘饥。

(0)

卢直院挽章

玉堂云气锁空濛,回首泠然跨阆风。

纸贵又腾身后贾,骚亡旧策眼前功。

蜗缘竺涧题名石,鹭忆吴江载酒篷。

零落九华三四帖,朣朣犹在破囊中。

(0)

老融牛·其二

力穑工夫画里看,闵劳念旧只长叹。

断魂千载荆州市,尸素甘心饱阿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