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和韵》
《菩萨蛮.和韵》全文
宋 / 卢炳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梦回小枕敧寒玉。博山香暖沈烟续。帷薄怯轻纱。

风牵幌带斜。夜窗云影细。月送花阴至。

身世在陶唐。闲愁不挂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梦境之美,又不失现实之温的情感空间。

“梦回小枕敧寒玉”一句,设定了一种柔和的开端,“小枕”与“寒玉”相结合,不仅传递出一种清凉质冷的触觉,更有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这里的“梦回”,则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

接着,“博山香暖沈烟续”一句,通过“博山”的香气和温暖,以及“沉烟”的延续,为夜晚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博山”,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但在此也更多地成为了情感寄托的象征。

“帷薄怯轻纱”一句,营造出一种柔和、细腻的画面。“帷薄”与“怯轻”的结合,再次强调了夜晚的温馨与静谧,而“纱”字则增加了一种纤细入微的感受。

紧接着,“风牵幌带斜”一句,通过对风的描绘,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这里的“幌带”,可能是指窗帘之类的物品,而“斜”字则让人联想到夜晚微弱的光线。

“夜窗云影细”一句,把诗人的视角转向了外部环境,通过对夜色中云影的描绘,再次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这里的“夜窗”,则是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而“云影”的“细”,更增添了一份淡远之感。

“月送花阴至”一句,则是对夜色中光线变化的一种描绘。“月送”指的是月亮洒下的光辉,而“花阴至”,则是在这个光线的引导下,花影达到了室内。这两者结合,不仅美化了空间,也让时间流动变得更为缓慢。

最后,“身世在陶唐。闲愁不挂肠”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身世在陶唐”表明诗人的精神世界与古代的陶渊明、杜甫等文学巨匠相通,而“闲愁不挂肠”,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有闲情逸致,但内心却无牵挂,这种超脱感也与前文所描绘的宁静氛围相呼应。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深远的情感空间。诗人在这个空间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安顿,以及与古代文学精神的沟通。

作者介绍

卢炳
朝代:宋

卢炳,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猜你喜欢

夜坐有怀寄张士逊

清秋吟更僻,况复古亭间。

少梦虫声碎,无风树影闲。

月华澄曲沼,霜气满空山。

不见张夫子,谁人共往还。

(0)

送赵主簿之任惠安

萧萧征骑立长亭,遥指天涯万里程。

尊酒欲阑人欲别,夕阳丝管尽离声。

(0)

秋斋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

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

(0)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其三

岸阔樯稀浪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0)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0)

客枕

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

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

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

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