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如霜映北堂,母恩难报寸心长。
自期晚节调甘旨,愿奉高年托寿康。
日照萱花春蔼蔼,云生慈竹晚苍苍。
也知纯孝无时巳,为尔题诗一慨慷。
鹤发如霜映北堂,母恩难报寸心长。
自期晚节调甘旨,愿奉高年托寿康。
日照萱花春蔼蔼,云生慈竹晚苍苍。
也知纯孝无时巳,为尔题诗一慨慷。
此诗《题春晖堂卷》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对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形象的描绘,以及对母亲深沉恩情的难以回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深切敬仰和怀念。
首句“鹤发如霜映北堂”,以“鹤发”形容母亲的白发,如同霜雪般洁白,映照在北堂之上,既描绘了母亲的外貌特征,也隐含着岁月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母亲的慈祥与伟大。
接着,“母恩难报寸心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母亲深恩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内心深处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情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自期晚节调甘旨,愿奉高年托寿康”,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希望在晚年能更好地照顾母亲,让母亲在晚年享受安康的生活的愿望。这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母亲幸福生活的向往。
“日照萱花春蔼蔼,云生慈竹晚苍苍”,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母爱的温暖与长久。萱花在阳光下绽放,慈竹在晚风中摇曳,不仅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也寓意着母爱如同春日阳光般温暖,如同慈竹般坚韧不拔,永远给予子女力量与支持。
最后,“也知纯孝无时巳,为尔题诗一慨慷”,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孝心是永恒不变的,即使在诗中抒发感慨,也是为了歌颂母爱的伟大。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再次强调了诗人对母爱的崇敬与赞美。
综上所述,《题春晖堂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与敬意,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母爱的颂扬,也是对人间温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馀力。
此婆生来名阿锡,纺织无能有潜德。
缄口何曾说是非,谋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无声伴到明,不作骄痴取怜惜。
君不见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气侵肌肤,亦与先生旧相识。
只因寒暑不同时,弃舍尘中倚空壁。
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
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
华亭米芾称善画,每观蒙画必叹诧。
谓言妙处逼古人,世俗相传倍增价。
昔年夜到南屏山,高堂素壁五月寒。
壁间举目见修竹,烟雨冥漠蛟龙蟠。
呼童秉烛久不寐,细看醉墨王蒙字。
固知蒙也好天趣,画师岂解知其意。
分枝缀叶人所知,要外枝叶求神奇。
天机贵足不贵似,此事不可传诸师。
麟溪郑君好奇士,爱画犹能赏其趣。
呜呼世间作者非不多,郑君甚少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