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
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
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或初春时节夜晚漫长,季节更迭不易察觉的景象。诗人以“夜长无岁月”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漫长联系起来,暗示出季节变换的微妙与不易察觉。接着,“安知秋与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化的隐匿性,让人不禁思考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原陵五树杏”,诗人选取了杏树作为季节变换的象征,杏树在春季开花,秋季结果,是季节更替的直观体现。然而,即便如此,这五棵杏树的存在也未能引起耕作的人们过多的关注,可见季节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
整首诗通过对比夜的漫长与季节的不易察觉,以及杏树虽为季节标志却未引起耕人注意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微妙平衡的洞察。
如君大似陆云龙,一喷词场万马空。
文透退之关捩子,骚传正则祖家风。
三年拄笏南云里,两手投竿西日中。
璧水蓬山剩虚席,儤筵趁取牡丹红。
御柳梢头晚不风,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阊阖新春夜,顿有芙蕖满眼红。
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
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鳌山不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