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
《偈》全文
宋 / 释普崇   形式: 偈颂

非风非幡无处著,是风是幡无著处。

辽天俊鹘悉迷踪,踞地金毛还失措。

呵呵呵,悟不悟。

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

(0)
鉴赏

这首宋代的禅宗诗《偈》,由释普崇所作,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风”与“幡”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悟”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宇宙真理与个人觉悟的关系。

“非风非幡无处著,是风是幡无著处。”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世间的事物是否真的可以被明确地归类为“风”或“幡”,还是它们的存在状态总是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之中?这里,“风”与“幡”分别代表了外在现象与内在感知,通过“非”与“是”的对比,诗人暗示了事物本质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辽天俊鹘悉迷踪,踞地金毛还失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辽阔天空中的猛禽(俊鹘)迷失了方向,地面上的金色狮子(可能象征着某种权威或力量)也失去了行动的准则。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社会中人们迷失自我、失去方向感的隐喻。

“呵呵呵,悟不悟。”诗人以笑声作为回应,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觉醒与领悟。这里的“悟”不仅指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更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的觉醒和超越。

最后,“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这句话以谢三郎(可能是指谢灵运,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的形象,表达了在孤独与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主题。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往往需要在远离尘嚣、静观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反思来获得。

整体而言,这首《偈》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引导读者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反思自我与宇宙的关系,追求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作者介绍

释普崇
朝代:宋

释普崇,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住庆元府育王寺,称野堂普崇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善清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猜你喜欢

岁暮·其二

愤思击筑和荆卿,悲欲投诗赠屈平。

泪满一升难换酒,喙长三尺敢谈兵。

负嵎虎问谁能搏,赴壑蛇看不住行。

犹得青青几年鬓,那堪愁里听笳声。

(0)

乡思·其三

天长三秦祸,人摧万里城。

悲风号大树,冷月照危旌。

竟夺全军气,何曾小敌轻。

遗民过二曲,飘洒泪纵横。

(0)

游本愿寺·其二

大木作高栋,一国不能两。

若无百围柱,颓坏欲谁仰。

(0)

感秋

西风挟愁来,一岁一相侵。

引手掬秋意,浩旷不可寻。

胡为愁因依,苍然与之深。

得非缠缚怀,乘此萧飒音。

倾膏入尘缘,迫使煎其心。

静思了能悟,百虑澄孤襟。

君看中天月,万里云无阴。

(0)

远戍曲

万里龙沙羌海滨,十年羽骑满边尘。

数声新雁长天暮,无限金闺望远人。

(0)

将抵建郡·其二

烽火移家各一方,他乡翻觉胜家乡。

昔年奔走同辛苦,此日亲朋半死亡。

孰肯预为身后计,那堪回忆少年场。

繁华历尽风情减,况复苍苍两鬓霜。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