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仲虬西山记游图》
《题黄仲虬西山记游图》全文
清 / 周之瑛   形式: 古风

吴趋山水古无匹,一角西南更幽绝。

灵岩深秀邓尉奇,环燕由来孰优劣。

名山本待名人游,江夏才子今其俦。

尘区闭置不得意,约客试探千岩幽。

青山鸣禽劝客醉,吴王池馆春常在。

响屐廊边细草香,玩花池畔清波汇。

一望红亭白塔间,孤高佛日还追攀。

忽惊具区出足底,琉璃冷浸双烟鬟。

相将更泛清溪棹,何处幽香来绝妙。

吾家山畔桐井东,积雪千条留玉照。

年年梅花春早开,今年二月犹含荄。

凝冰敛雾一万树,忍寒为待诗人来。

诗人自古多好事,似此清游难恝置。

已将踪迹付丹青,更录千诗作游记。

(0)
鉴赏

这首清代周之瑛的《题黄仲虬西山记游图》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文人墨客的雅兴。首句“吴趋山水古无匹”赞美了苏州一带的山水之美,堪称天下无双。接着,“一角西南更幽绝”进一步强调了西山的幽深与绝美。

诗人提到灵岩和邓尉两座名山,暗示两者各有千秋,但都无法与眼前西山的奇丽相比。“名山本待名人游”,表明西山等待着如江夏才子这样的杰出人物来访。诗人因不得志而暂离尘世,与友人一同探索山中秘境,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景。

沿途“青山鸣禽劝客醉”,春天的气息和鸟语花香令人陶醉。画面中,吴王的池馆和春景依然如故,而“响屐廊边细草香,玩花池畔清波汇”则细腻描绘了游人的足迹和赏景的惬意。

诗人站在红亭白塔之间,仰望佛日,感叹自然的壮丽。随后,他惊奇地发现远处具区湖仿佛就在脚下,湖水映照着倒影,如镜般宁静。他们继续乘舟游览,探寻更多幽香四溢之处,最终忆起自家山畔的桐井,积雪如玉,梅花早开,等待诗人的到来。

诗人感慨,自古文人墨客喜好游历,这样的清幽之游难以忘怀。他决定将这次游历的足迹和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以诗篇流传后世。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之瑛
朝代:清   号:研芬   籍贯:嘉善

同县举人、江苏知县丁廷鸾继室。有《薇云室诗》
猜你喜欢

劲节遐思卷

悠悠往事总堪伤,百载深闺作未亡。

自有陈情知令伯,何妨挺节比共姜。

松楸冢上冰霜凛,兰玉阶前雨露长。

莫写幽词嗟薄命,女中谁得并流芳。

(0)

过漂母祠

停舟几夜宿寒原,雪后登临感慨存。

古庙相传祠漂母,旅游曾忆重王孙。

千金孰意当年赐,一饭难忘未遇恩。

独有汉皇终薄报,弓藏云梦只荒村。

(0)

崇胜寺再集儒林会

双林寂寂敞禅关,听法年年此日还。

蓬转几能同白社,浪游随处客青山。

群公合式乡闾外,诸子相推意气间。

醉里复从尘鞅去,淹留那得共僧閒。

(0)

送吴翁晋光禄考绩二首·其二

上林花正好,四月似芳春。

赴阙瞻天近,趋朝就日频。

燕台金结士,汉署玉为人。

奏最如君几,恩当次第新。

(0)

清赏斋二首·其二

习静成真隐,耽幽艺众芳。

一亭杨子宅,三径蒋公堂。

渐喜飧霞侣,将休结客场。

江湖心尚远,松菊岂全荒。

(0)

答友人寄怀

远书凭过雁,时物感寒螀。

久别霜侵鬓,相思月在梁。

望穷千转径,愁绝九回肠。

露满蒹葭夕,佳人水一方。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