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这首诗《读史谩题》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权力与才能的深刻思考。
首句“眼底权奸汉室空”,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权奸”指代那些掌握权力、为非作歹的人,而“汉室空”则暗示了汉朝末年的衰败景象,权力的腐败导致国家的衰落。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次句“伯喈文举亦才雄”,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蔡邕(字伯喈)和孔融(字文举),两人皆为东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这里用“亦才雄”来赞美他们的才华,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上真正有能力却未能施展抱负者的惋惜。
接着,“王畿庙号关何事?”一句转向对庙号的讨论。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此处提出疑问,意在探讨庙号与个人功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庙号是否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贡献和影响。
最后,“亦在区区论建中”则表达了对庙号评定标准的质疑,认为不应仅仅局限于庙号的授予,而应该更全面地考量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品德和对社会的影响。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反思,强调了对人的全面评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庙号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才能与历史评价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价值的追求。
梧桐日暖生紫云,綵凤飞下嗈嗈鸣。
台中之人不可见,日餐白玉歌长生。
凤去台空朝复暮,五色霞明玉京路。
云间仙乐按宫商,天上銮坡集鹓鹭。
瀛洲别来岁月遥,何时再赴群仙招。
醉呼斗酒酹太白,卧听花前碧玉箫。
子哙沽名堕庙社,燕昭信是真王者。
黄金不惜筑高台,郭隗能言千里马。
一时云集俱英豪,剧辛乐毅非儿曹。
建功已酬国士报,声名不让燕山高。
春秋义战由来少,何限生灵膏野草。
王风不作周道东,慷慨令人怀二老。
紫骝马,黄金羁,妾家夫婿金陵儿。
金陵正值繁华时,日与游侠相追随。
追随游侠金陵下,长跨金羁紫骝马。
赌胜初登蹴鞠场,纵酒还来斗鸡社。
越罗楚练照晴空,飞鞚扬鞭去似龙。
却转端门回辇路,斜穿夹道过行宫。
行宫夹道通三市,长使旁人誇意气。
紫陌春融锦绣连,青楼日暮箫笙起。
青楼娼女砑罗裙,清歌宛转驻流云。
歌阑陌上春风度,舞罢楼前璧月新。
陌上楼前相识多,相陪相引屡经过。
房栊寂寞交疏里,云鬓妆成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