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揽栖霞峰,取道黄龙洞。
云根殊峭茜,有泉出嵌孔。
云昔僧慧开,卓锡处所涌。
因移吴兴名,名此山巃嵷。
攀陟穷其幽,竹树纷郁蓊。
千年紫藤花,穗穗风吹动。
天池方半亩,印月不可拢。
月即太古镜,池即丹砂澒。
宜置忘世人,邱索书数种。
不出户庭读,奈予去倥偬。
欲揽栖霞峰,取道黄龙洞。
云根殊峭茜,有泉出嵌孔。
云昔僧慧开,卓锡处所涌。
因移吴兴名,名此山巃嵷。
攀陟穷其幽,竹树纷郁蓊。
千年紫藤花,穗穗风吹动。
天池方半亩,印月不可拢。
月即太古镜,池即丹砂澒。
宜置忘世人,邱索书数种。
不出户庭读,奈予去倥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黄龙洞的奇遇与感悟。首先,诗人表达了对栖霞峰和黄龙洞的向往,随后细腻地描绘了洞中云雾缭绕、泉水潺潺的景象,以及历史上的僧人慧开在此留下痕迹的故事。诗人通过移用吴兴的名称,赋予了这座山峰独特的韵味。
接着,诗人描述了攀登黄龙洞的过程,沿途竹树繁茂,紫藤花开,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天池虽小,却映照着明月,仿佛是古代的镜子与丹砂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希望将这世外桃源作为避世之所,放置几本书籍,无需出门即可领略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感叹于自己忙碌的生活,无法常驻此地享受宁静与自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遗憾。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老人星畔小星添,绕喙诸毛恐见嫌。
便与枕边谈故事,朝云曾不厌苏髯。
凉风起蘋末,日落林塘幽。
携我登高伴,狂吟弄彩舟。
舟行拂岸竹,棹进冲沙鸥。
爱此一鉴清,堪洗万古愁。
插萸情畅遂,采若心夷犹。
遥山列画幛,密树张翠帱。
露下闻鹤唳,月出见鱼游。
翛然濠濮想,把酒劝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