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松柏幽,北山烟雾深。
游子暮何之,庭树生秋阴。
归云度遥峰,宿鸟横前林。
幽怀杳不极,清风吹我襟。
南山松柏幽,北山烟雾深。
游子暮何之,庭树生秋阴。
归云度遥峰,宿鸟横前林。
幽怀杳不极,清风吹我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首句“南山松柏幽,北山烟雾深”以南山的松柏和北山的烟雾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游子暮何之,庭树生秋阴”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游子,傍晚时分,他将前往何处?庭树在秋日的阴霾中显得更加萧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
“归云度遥峰,宿鸟横前林”两句,云彩穿越遥远的山峰,宿鸟横越眼前的树林,动态与静态交织,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然而,“幽怀杳不极,清风吹我襟”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的思考,清风不仅吹拂着衣襟,也似乎吹散了心中的迷雾,带来一丝清凉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深思,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学思考。
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
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
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
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
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