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
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
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
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
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
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
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
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
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
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孙觌所作,名为《读李光远诗卷次韵二首(其一)泗州南山》。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想象,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首句“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以动态的水波和静谧的淮河形成对比,一叶扁舟承载着诗人的真挚情感,隐喻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寄托。接下来,“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将南山比作高洁之人,强调其独特的风骨与气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的敬仰之情。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两句,通过描绘战乱中的荒凉景象,反衬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空荡的城市中,春天的草木依然生机勃勃,但无人共享这份美好,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如同渴望与壶公龙一同遨游云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则将诗歌比喻为一幅生动的画卷,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乘着小舟在水中划行,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最后,“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再局限于梦境之中,而是真正地融入其中,体验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