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欲相随苜蓿盘,不须多问沐猴冠。
菊花有意浮杯酒,桐叶无声下井栏。
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
男儿几许功名事,华发催人不少宽。
且欲相随苜蓿盘,不须多问沐猴冠。
菊花有意浮杯酒,桐叶无声下井栏。
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
男儿几许功名事,华发催人不少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且欲相随苜蓿盘,不须多问沐猴冠。”以“苜蓿盘”和“沐猴冠”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虚伪的反感。这里,“苜蓿盘”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沐猴冠”则比喻那些表面光鲜但实质空洞的官场行为。
颔联“菊花有意浮杯酒,桐叶无声下井栏。”通过菊花与桐叶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有意与诗人共饮一杯酒;而桐叶轻轻飘落,却未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颈联“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江山图景,傍晚时分,渔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孤独。同时,十年的灯火与客毡的寒冷,暗示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男儿几许功名事,华发催人不少宽。”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功名的思考。他意识到,作为男子汉,追求功名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岁月无情,白发生头,时间的紧迫感不容忽视。这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所有追求功名之人的警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南疑未到匡庐峰,匡庐千仞罗胸中。
文章驱使巨灵手,奔腾络绎相为雄。
行囊一卷方筁集,横峰侧岭起咫尺。
或如汉阳高插天,或如香炉生紫烟。
或如瀑布飞匹练,或如五老露头面。
或如九叠开云屏,或如虎溪列绣亭。
烟云出没不可状,破浪乘风自神王。
从前读得等身书,梦魂常与李白俱。
一朝特放九江棹,湓浦风帆春浪好。
自添两翅忽飞扬,不怕山头鸟道长。
狂来或作孙登啸,云中时下凤凰叫。
兹山拔地排天门,却被南疑作诗料。
烟岚云气生巾笥,神魂荡漾时一至。
君独青春赋远游,轻风五两一叶舟。
到此独上匡庐顶,读书堂前有旧影。
昔年读书有二李,他年二沈卜筑或在此。
《送南疑子游庐山歌》【清·沈晭】南疑未到匡庐峰,匡庐千仞罗胸中。文章驱使巨灵手,奔腾络绎相为雄。行囊一卷方筁集,横峰侧岭起咫尺。或如汉阳高插天,或如香炉生紫烟。或如瀑布飞匹练,或如五老露头面。或如九叠开云屏,或如虎溪列绣亭。烟云出没不可状,破浪乘风自神王。从前读得等身书,梦魂常与李白俱。一朝特放九江棹,湓浦风帆春浪好。自添两翅忽飞扬,不怕山头鸟道长。狂来或作孙登啸,云中时下凤凰叫。兹山拔地排天门,却被南疑作诗料。烟岚云气生巾笥,神魂荡漾时一至。君独青春赋远游,轻风五两一叶舟。到此独上匡庐顶,读书堂前有旧影。昔年读书有二李,他年二沈卜筑或在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K8u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