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南湖二首·其二》
《留别南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重城里尘如海,只有南湖一片霜。

若向南湖谈世事,老夫只得去池阳。

(0)
翻译
深城之内尘土飞扬如同大海,唯有南湖之地覆盖着一层薄霜。
如果在南湖边谈论世间纷扰,我这老者只能前往池阳了。
注释
九重城:指深宫或京城,形容城市层次多、规模大。
尘如海:形容尘土弥漫,像海一样广阔。
南湖:特定的湖泊名,可能指某个实际存在的地方。
一片霜:比喻南湖的宁静或清冷。
若向:如果。
世事:指世间的事情,包括政治、社会等。
老夫:诗人自指,表示年长的人。
只得:只好,不得不。
池阳:可能是地名,诗人的目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以京城的繁华与南湖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九重城里尘如海",形象地写出京城的喧嚣和尘世纷扰,犹如大海般深沉且难以摆脱。而"只有南湖一片霜"则将南湖比喻为清冷的霜,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高洁与宁静。

诗人通过"若向南湖谈世事"这一句,表达了对南湖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论世间纷扰,似乎能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得到心灵的净化。最后一句"老夫只得去池阳",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南湖,过上简单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厌倦和对南湖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项安世的诗风素来清新自然,此诗亦是如此,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题汉州妓项帕罗

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

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

(0)

送陈尉别二首·其二

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

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

(0)

游铜梁县云岩

我来云岩夏初吉,岩洞向晚开新蟾。

晴空飘飘雨花坐,护此燕几垂飞檐。

老僧闭门一榻外,但有瓶钵云火奁。

人间日车手可热,道上火伞官争炎。

不知此地荫冰雪,崖花石蔓骈浓纤。

传闻仙人有蜕骨,玉塔未许窥幽潜。

行人各走记名姓,浪费粉板相黐黏。

不知苏黄岩上字,端有妙处垂缃缣。

至今岩泉泻千仞,似与二老争森严。

斯游与子固不薄,一饷喜逐清赏兼。

稽首林间古石佛,面目慈悲雄须髯。

狐狸骑项鼠绕膝,苍苔藓剥侵裙襜。

我愿石佛须少忍,欺善怕恶神所歼。

君不见迩来石佛胜铜鬼,会煮翁仲烹飞廉。

(0)

秋月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

(0)

挽许主簿

攘攘谁逃死,黄泉不独君。

一官书载考,五举擅多文。

异日辽东鹤,当年冀北群。

承家知有子,翮就看摩云。

(0)

雨中花令·其二王德循东斋瑞香花

点缀叶间如绣。开傍小春时候。

莫把幽兰容易比,都占尽、人间秀。信是眼前稀有。

消得千钟美酒。只有些儿堪恨处,管不似、人长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