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
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
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
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沆的《送陈尉别二首(其二)》。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不被认可、郁闷不得志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信坚定的精神态度。
首句“试吏谁云百寮底”以问代答,暗示诗人对当时选拔官吏制度的不满,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未得到应有的位置。紧接着,“长材元是万夫雄”则表明诗人自信自己的才华如同万夫所指,实为人才中的杰出者。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这两句通过锥刀切割坚硬之物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对于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如同古代圣人一样公正无私。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谦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似乎在说自己常常因为不被世人理解而感到羞愧,但又希望能够得到像古圣先贤那样的宽容与赏识。
最后两句“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刻仍然会怀念这条小路(蓬蒿径)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自得其乐的超脱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才华、公正和个人抱负的反复咏叹,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自信坚定的生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