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不堪,弃智杂毒。赞之不是,厌身桎梏。
一十三处坐道场,二时粥饭何曾足。
日里夜行,投明暗宿。
画出不堪,弃智杂毒。赞之不是,厌身桎梏。
一十三处坐道场,二时粥饭何曾足。
日里夜行,投明暗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画中的内容反映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苦修。"弃智杂毒"表达了他舍弃世俗智慧和杂念的决心,"赞之不是,厌身桎梏"则揭示了他对赞誉的淡泊态度,视之为束缚。禅师过着严格的修行生活,在道场中日夜不停,连粥饭都难以满足,只能日行夜宿,寻求内心的解脱。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禅修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简单态度,体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精神。
知几张季鹰,归怀托江鲙。
鲈鱼今不数,未若鲂鲫最。
橙齑捣椒兰,芦菔碎珠贝。
盈盘玉叶铺,千缕红云碎。
佐以晚菘羹,玉饭香蔼蔼。
饱行惭素餐,扪腹放衣带。
昨来溪夏乾,市空无可奈。
徒有弹铗吟,何能饱幼艾。
安得东海鲸,不惮生物害。
挥刀满金盘,对列酒池外。
顺风虽宜帆,颠暴亦难用。
浪拥江逆流,云狂日昏雾。
天公容飞廉,橐籥大开弄。
蛟鲸快乘时,骧首出洪洞。
舟楫多深藏,湾浦投缺空。
我行斯可时,要当审静动。
况复舟弊钝,羸师困僵冻。
时止圣所藏,欲速祸或中。
坐期天清明,连樯欣所纵。
且倾渌酒樽,慰此清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