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萍乡》
《萍乡》全文
宋 / 蒋之奇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人家白雪中,鸟道青云里。

耕斸竞畬田,鱼樵喧会市。

秀出罗霄山,倒流杨岐水。

三真不可寻,寥寥忽千祀。

更想用兵时,徘徊甘卓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萍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首先,“人家白雪中,鸟道青云里。”这两句以“白雪”和“青云”为背景,巧妙地将居住的人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白雪覆盖的屋舍与青云缭绕的山道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当地环境的清幽与神秘。

接着,“耕斸竞畬田,鱼樵喧会市。”这两句描绘了农事活动与渔猎生活的场景。农民们在田间劳作,鱼夫和樵夫在集市上喧闹交易,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竞”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和辛勤耕耘的精神;而“喧”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集市的热闹景象,体现了当地社会的繁荣与活力。

“秀出罗霄山,倒流杨岐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萍乡的地理风貌。罗霄山以其秀丽的景色闻名,而杨岐水则因水流方向独特而引人注目。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萍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最后,“三真不可寻,寥寥忽千祀。”这两句表达了对萍乡悠久历史的感慨。这里的“三真”可能指的是某种传说中的真实或神秘的事物,但已无法寻觅,只留下一片寂静与空旷,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沧桑。

“更想用兵时,徘徊甘卓垒。”这两句则转而描绘了战争时期的萍乡,人们在甘卓垒(可能是指某个军事据点)周围徘徊,反映了战争给当地带来的动荡与不安。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萍乡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蒋之奇
朝代:宋

(1031—1104)常州宜兴人,字颖叔。蒋堂从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修水利。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哲宗时历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卒谥文穆。有《三经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其四

未暇南山访隐居,祇应无处不逢渠。

凭君一省从前梦,莫叹离群岁又除。

(0)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十三

四郊多属垒,何地可逃生。

水水但争渡,城城各点兵。

牛亡罢春种,马夺尽徒行。

囊櫜经钞掠,寇来浑不惊。

(0)

谦上人清湍亭

道人结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

不将溪水濯尘埃,且以清湍为客寿。

云烟映霭作春浓,草木坚枯辨秋瘦。

客来相对两无语,岂有浮辞问时候。

一生行脚如梦觉,天意似于君独厚。

我今留滞未得往,想像此亭如故旧。

再三伸纸诵清诗,已胜开尊饮醇酎。

箪瓢可乐不淡薄,兰菊重生足滋茂。

他时有暇更分题,此游未落诸公后。

(0)

次叶守韵

新正无所为,出户亦乘兴。

欲寻林泉幽,不避风雪迸。

搜肠乞佳话,分外若赘瘿。

故知藜藿盘,不受珍果饤。

清诗洗病目,鄙陋知不称。

披雪见新月,乃悟本来性。

溪山况潇洒,复有松竹映。

何须待醇酒,然后有酩酊。

(0)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其三

河朔家人堕渺茫,江南风日正舒长。

已知原上鹡鸰处,更入云间鸿雁行。

(0)

赠人

中表多离隔,情亲子独贤。

心游众目外,气出万夫前。

米贱犹堪饱,官闲不记年。

春风上严濑,为我略回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