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结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
不将溪水濯尘埃,且以清湍为客寿。
云烟映霭作春浓,草木坚枯辨秋瘦。
客来相对两无语,岂有浮辞问时候。
一生行脚如梦觉,天意似于君独厚。
我今留滞未得往,想像此亭如故旧。
再三伸纸诵清诗,已胜开尊饮醇酎。
箪瓢可乐不淡薄,兰菊重生足滋茂。
他时有暇更分题,此游未落诸公后。
道人结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
不将溪水濯尘埃,且以清湍为客寿。
云烟映霭作春浓,草木坚枯辨秋瘦。
客来相对两无语,岂有浮辞问时候。
一生行脚如梦觉,天意似于君独厚。
我今留滞未得往,想像此亭如故旧。
再三伸纸诵清诗,已胜开尊饮醇酎。
箪瓢可乐不淡薄,兰菊重生足滋茂。
他时有暇更分题,此游未落诸公后。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谦上人清湍亭》。诗中描绘了谦上人建造的小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这座亭子的赞美之情。
首句“道人结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描绘了谦上人在尚未完成庵舍的情况下,先行建起了小亭,亭子坐落在山的左右两侧,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接着,“不将溪水濯尘埃,且以清湍为客寿”一句,通过溪水的清澈,表达了谦上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同时也暗示了小亭环境的清幽雅致。
“云烟映霭作春浓,草木坚枯辨秋瘦”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景色,春天云雾缭绕,秋天草木凋零,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
“客来相对两无语,岂有浮辞问时候”则表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来访的客人还是诗人自己,都沉浸在宁静与思考之中,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一生行脚如梦觉,天意似于君独厚”表达了谦上人修行之路的艰辛与自我超越,同时也暗示了上天对他独特的眷顾。
“我今留滞未得往,想像此亭如故旧”流露出诗人对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但又因心中已有此景,而感到如同老友般亲切。
最后,“再三伸纸诵清诗,已胜开尊饮醇酎”表达了诗人对谦上人所作诗歌的欣赏,认为吟诵这些清新的诗句比饮酒更为愉悦。
“箪瓢可乐不淡薄,兰菊重生足滋茂”则赞美了谦上人生活的简朴与精神的丰富,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满足。
“他时有暇更分题,此游未落诸公后”表达了诗人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造访,与谦上人共同探讨更多话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谦上人小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友情与智慧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一雁斜阳,乱蛩衰草,天净秋远。
独立西风,星星鬓影,疑被蕖霜染。
蹇修何处,秋深湘水,隐约数峰青浅。
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谁倚阑凄惋。
瑶箱翠袭,玉奁芸剪,暗里泪花偷溅。
一日思量,十年瘦削,春色回眸减。
雕鸾好在,文箫重许,罍酒试香庭苑。
正销魂,余霞散碧,暮鸦数点。
金飙吹净人间暑。
连朝弄凉新雨。
万宝功成,无人解得,秋入天机深处。
闲中自数。
几心酌乾坤,手斟霜露。
护了山河,共看元影在银兔。
而今神仙正好,向青空觅个,冲澹襟字。
帝念群生,如何便肯,从我乘风归去。
夷游洞府。
把月杼云机,教他儿女。
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
霁鬟新掠。
正风回浪影,时摇城脚。
叹天涯、春草无伦,似凝伫当时,柳颦花弱。
步锦珠沈,谩一眸、千年如昨。
信龙楼凤阁,无奈都由,笑歌休却。
斜阳柳边自落。
听幽禽两两,沙际亭泊。
道世间、多少闲愁,总输与扁舟,五湖游乐。
便买蓑衣,又生怕、鱼龙风恶。
把从前、万事对酒,且休问著。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素秋弄色。
翦翦天风,飞飞万里,吹净遥碧。
想玉杵芒寒,听佩环无迹。
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
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
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
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
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
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翦。
乍声沈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满。
抱相思、夜寒肠断。
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
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
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