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著存亭》
《著存亭》全文
宋 / 舒邦佐   形式: 古风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诚则著著乃形。

二字貌出孝子诚,晓然如见亲在庭。

有人念母愁思凝,终日如痴呼不醒。

自云所见政如此,触物有感皆分明。

山形作我枕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

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

入户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

始知至孝无间断,圣人所以见墙羹。

譬如忠信纯熟者,立则参前坐倚衡。

然而存著亦非真,能于吾母用吾情。

所见皆从所念得,初非刻木外经营。

虽然铭镂在中扃,何待扁榜垂丹青。

要令目击助心想,不然安得名吾亭。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著存亭》,是宋代文人舒邦佐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对亡母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孝子的真诚之情。"事亡如存死如生",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深,仿佛她仍然在世,栩栩如生。"二字貌出孝子诚",通过"孝"字形象地刻画了孝子的忠诚与真实。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山形作我枕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进一步强化了对母亲形象的记忆,即使在眼前的是洁白的芦苇,也能联想到母亲的白发。

"入门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诗人仿佛能听到母亲的气息,甚至幻想着与她共饮。他认识到真正的孝顺在于持续不断的情感投入,而非形式上的恭敬。"至孝无间断",如同圣人对待亲情的始终如一。

最后,诗人强调,孝心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所见皆从所念得"。他将这种情感铭记于心,无需外在的标记或表彰,"铭镂在中扃",只要能触动人心,就是孝道的体现。因此,这座亭子的存在,是为了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而非单纯为了名声,"要令目击助心想",这就是《著存亭》的深意所在。

作者介绍
舒邦佐

舒邦佐
朝代:宋   字:辅国   号:双峰   籍贯:靖安县城   生辰:1137—1214

舒邦佐(1137—1214),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靖安县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猜你喜欢

江月五首,并引·其一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

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0)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二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0)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从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0)

入常山界二首·其一

老随千骑赴毗陵,骑吏朝来有喜声。

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0)

念奴娇·其七垂虹亭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碧空寥阔,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0)

浣溪沙·其四意在亭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闲。

归来赢得鬓毛斑。

瓮底新醅供酩酊,城头曲槛俯淙潺。

山翁老去此山间。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