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其七》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典午无蜀可也,孙氏画江守之。

轻裘缓带自若,拔刀斫案不疑。

(0)
注释
典午:指三国时期的魏朝,魏文帝曹丕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称为‘典午’之月,这里代指魏国。
蜀:指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
孙氏:指孙权,东吴的建立者。
画江:比喻划分边界,这里指孙权坚守长江防线。
轻裘缓带:形容人衣着轻松随意。
拔刀:突然抽出刀的动作。
斫案:砍击桌面,可能象征决断或发怒。
翻译
既然已经没有了蜀地可以争夺,孙家就划江而守,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穿着轻便的皮衣,宽松的腰带,举止自若,毫不犹豫地拔出刀砍向桌子。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典午无蜀可也,孙氏画江守之"表明将军手握重兵,拥有控制局势的能力,而孙氏所画的是他坚守江防的情景。"轻裘缓带自若,拔刀斫案不疑"则形象地展示了他的从容与果断,似乎在说,即使穿着轻便的衣甲,他依旧保持着悠然之态,但一旦拔出刀剑,斩破桌案,无丝毫犹豫。

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典午无蜀可也"中“典”字意味着掌握,“午”则象征着中央或关键的位置,“无蜀可也”暗示了将军对战局的绝对控制。这一句通过强烈的动作和坚定的话语传达出将军的决心与力量。

"孙氏画江守之"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孙的艺术家所绘制的画,描绘的是将军守卫着江防的情景。这里的“画”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再现,更是对将军英勇守护的精神写照。

"轻裘缓带自若"中,“轻裘”和“缓带”都是形容词,指的是将军穿着轻便且宽松的服饰,这种装束通常不适合激烈的战斗场景,但在这里却显示了他的从容与镇定。"自若"二字,则表达了一种泰然自若,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而“拔刀斫案不疑”则极具戏剧性,"拔刀"和"斩案"都是动作性的描写,显示了将军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与迅速。"不疑"二字,则表达了一种毫无犹豫的心态,他所做的一切行动都无需再思。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动作,勾勒出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决断,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从容与自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英雄形象塑造手法。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

(0)

巡社纪事

淡水向南趋,乘涨多纡折。

古社依上流,番社参差列。

日暮乃停骖,乍望心如结。

篱缺见溪光,沙岸水方齧。

谋将社寮移,众番情辞切。

我与番众谋,非可一言决。

相度宜周详,经费宜樽节。

暂施堤防功,且待秋潦竭。

秉烛坐中庭,劝谕均晓彻。

老番共扶携,幼番各持挈。

惇庞诚可嘉,整肃尤可悦。

忧劳长善心,此理信前哲。

(0)

海音诗

曾门溪畔少行人,草地常愁劫夺频。

何似春风香脚好,去来无恙总依神。

(0)

海音诗

秋成争唱太平歌,谁识雈苻警转多。

尾压未交田已做,却抛耒耜弄干戈。

(0)

鹿耳春潮

天然形胜待潮生,鼙鼓逢逢望欲惊。

正是桃花春破浪,俨然瀛岛雨翻城。

当时窃国悲浮瘴,此日长年认荡缨。

竞说王师平寇日,海门如雪势峥嵘。

(0)

过宁靖王故宫

浮云仰视亦须臾,长啸从容合院徂。

臣节不磨天地老,世风虽远纪纲扶。

西山叩马两高士,东海悬梁一丈夫。

自是求仁无怨悔,奚烦遗叟重嗟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