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
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
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陆游在葭萌驿站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人生态度。首句“看尽巴山看蜀山”,展现出诗人行踪的遥远和对山水景色的历练。次句“子规江上过春残”借杜鹃鸟(子规)的啼声,寓示时光流逝,春光消逝。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两句,写诗人习惯了驿站的生活,即使身处异乡也能安然入睡,对离别之曲《阳关三叠》也已听惯,没有过多的感伤。这里的“阳关”不仅指曲名,也象征着离别与远方。
“慵服气,懒烧丹”表达出诗人对修炼养生之事的淡漠,更愿意享受当下的人间生活。“慵”和“懒”二字流露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接下来,“不妨青鬓戏人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欢乐的追求,即使青春不再,也愿意在人间尽情嬉戏。
最后两句“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诗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透露出他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秘诀,认为那些都是“顽”(玩笑话),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即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轻松笔调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既有对山水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展现了陆游豪放洒脱的一面。
轻舟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午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掬慳。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寄乃由谁,此语当重删。
作诗寄崖石,庶以开愚顽。
拂尘启弊箧,忽揽故人诗。
抚迹疑若存,惊逝杳难追。
忆昔吴苑游,文采众所推。
名谈析妙理,华襟吐芳词。
予时侨城北,高斋临清池。
焚兰延佳月,对酒弹清丝。
谁云兹夕欢,乃为千载期。
冥漠游魂远,凄凉亲翰遗。
墨尘尚流馥,纸弊犹含滋。
玩此涂洒泽,想君哦咏时。
华章未及报,厚意良已亏。
收竟一长恸,林风响余悲。
想当写寄日,兹感君讵知。
绿竹有异质,夙著风人篇。
猗猗瞻淇隈,翟翟怀卫泉。
拾遗美形容,复有娟净言。
微植被奖饰,丽句永流传。
若人同所尚,掇辞以名轩。
攒玉矗森爽,编翠郁芊绵。
鲜标贯寒日,密叶冒清涟。
遥想佳雨余,静对罢鸣弦。
濡翰传霜节,搦管题春妍。
聊探词咏妙,默寄图绘宣。
逝将泛涛江,息驾依名园。
攀枝扫凉月,憩阴濯寒烟。
虽微求羊高,请附嵇阮贤。
缄诗附所爱,缠系日为年。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乃以龙为名。
舟樯万方合,雄丽殊百城。
昔云天堑险,今作衣带萦。
山川迹不改,人理有代更。
下马入官船,兹焉始孤征。
祀事有常期,中心念王程。
俯视万仞渊,不啻沟浍平。
涉川古所戒,事重躯命轻。
冻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
回睇三山外,残阳霭余明。
江神不扬波,归流澹且平。
使者诚寡德,国家育威灵。
笳鼓发中州,棹歌悲且清。
酾酒凌长风,篇翰倏已成。
常读《皇华》章,征夫任匪轻。
愧无咨询效,何以答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