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春意未至的寂寞景象。开篇"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写出了初春时节,绿色的青草细如线条,而燕子在空中飞翔,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但随后"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却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现实中的不足。这里的"长门"指的是深宫,而"班姬殿"则是古代帝王宠爱妃子的居所,这里用来比喻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外界无法触及的无奈。
接下来的"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更深化了这种感觉。"梁空"指的是屋梁之间的空间,而"绕不息"形容燕子在空中盘旋飞舞,但这并不能消除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而"檐寒"则是屋檐上的凉意,"窥欲遍"则是通过缝隙窥视四周,这些都是对春天未至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冷清感受。
最后两句"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现在无奈的情怀。"红萼"通常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这里可能是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景,而"素扇"则是一种用竹丝编织的扇子,常在夏季使用以扇风。在这里,它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记忆和现在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期待、现实中的不足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北州遗颂蔼嘉声,东土还闻政有成。
组甲光寒围夜帐,綵旗风暖看春耕。
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坐倾。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馀清。
久作游边客,常悲入塞笳。
今兹一尉远,犹困折腰嗟。
白马关中道,青天栈外家。
过秦应吊古,惟有故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