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其七》
《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筜谷同心复同调,平湖皋旭亦渊通。

三吴竞学翁山派,领袖风流得两公。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其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书信的深切感激之情。

首句“筜谷同心复同调”,以筼筜谷象征深厚的友谊,强调朋友之间心心相印,情感共鸣。筼筜谷,本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描绘隐逸之地或友谊深厚场景的意象,此处借以表达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次句“平湖皋旭亦渊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将友情比作广阔的湖泊与朝阳,比喻友情如同深邃的河流,无论何时都能相互照应,彼此温暖。这里的“平湖”、“皋旭”皆为美好景象的描绘,寓意友情的持久与光明。

第三句“三吴竞学翁山派”,提到三吴地区的人们争相学习翁山派的学问或风格,这里“三吴”泛指广大地域,“翁山派”可能是指某种学术流派或文化风尚,暗示诗人与友人的交流不仅限于个人情感,还涉及知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体现了友情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的价值。

最后一句“领袖风流得两公”,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用“领袖风流”形容他们共同引领着某种风气或潮流,而“得两公”则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与敬仰。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友人个人成就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友情在文化交流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满庭芳.春闺

乍雨还晴,嫩寒轻暖,海棠不耐春暄。

娇慵如醉,特煞可人怜。

深院重门静锁,生憎煞、燕恼莺喧。

又是清明时候也,杨柳欲飞绵。年年。

当此际,鸾消翠黛,鸭冷沉烟。

试罗衣宽窄,较不如前。

多半因春消瘦,入膏肓、愁病难痊。

常则向、锦衾窝里,挨过卖花天。

(0)

水调歌头.春暮

春事到三月,好景易匆匆。

时序推迁如此,安得巧从容。

莫怨驹光难驻,且看双鬟似旧,明岁再相逢。

别有恋人处,芳草缀残红。步苔径,来杏苑,觅吟踪。

惜花蝴蝶,犹自飞向绿荫中。

知是韶华将尽,只合携壶追赏,痛饮醉东风。

愿彼有情者,移受酒泉封。

(0)

如梦令.春夜

帘外晚风侵袂。正是寒消天气。

试看海红枝,斜倚玉阑低睡。春腻。春腻。

花下暗虫声细。

(0)

忆秦娥

官阁处。垂云低接樱桃树。试花消息,酿来疏雨。

去年曾记西园路。暗香漂泊愁春暮。

廿番风信,从今又数。

(0)

清平乐.春仲

莺啼朝雨。画阁人初起。帘外桃花娇欲语。

正及清明时矣。含愁静掩金闺。开奁独整罗衣。

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

(0)

转应曲.和日观并寄

归燕。归燕。飞到画梁深院。肯寄相思玉人。

杨柳依依望春。春望。春望。杜宇声声江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