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黄泥坂,江空采石矶。
老龙寒卧蛰,栖鹊夜惊飞。
笙籁无时息,渔樵落日稀。
明年春色里,还此看林霏。
雪落黄泥坂,江空采石矶。
老龙寒卧蛰,栖鹊夜惊飞。
笙籁无时息,渔樵落日稀。
明年春色里,还此看林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下的自然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首句“雪落黄泥坂,江空采石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黄泥坂被白雪覆盖,江面在空旷中显得更加辽阔,采石矶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显孤独。接下来,“老龙寒卧蛰,栖鹊夜惊飞”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元素赋予情感,老龙在寒冷中沉睡,而栖息的喜鹊在夜晚被惊扰,飞离巢穴,生动地展现了冬夜的宁静与不平静并存的氛围。
“笙籁无时息,渔樵落日稀”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气氛。笙籁,即自然界的风声、水声等,它们在日夜不停地演奏着,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渔樵落日稀,则暗示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季节放慢了脚步,或许是因为天气寒冷,或许是因为农事已毕,人们开始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最后,“明年春色里,还此看林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在经历了严冬之后,春天的到来将会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那时,诗人希望能再次来到这里,欣赏那云雾缭绕的山林,感受大自然的复苏与新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替中的一幕,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