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苟求热官,反掌如拾钱。
何难勋簿名,索列州府前。
凛然谢欺伪,闭户珍寒毡。
似抱苜蓿香,故傲羊胛膻。
谁知忧世心,几常虑之先。
六门遽沈沼,飞火焚堂鳣。
万卷庋阁书,灰烬无剩编。
褫衣抱木主,棘拇流血泉。
夺魄刀剑山,持魂西风鸢。
过江贻我书,字字星芒镌。
誓扬银潢波,洗濯祅虹天。
所愿虽莫成,矢志信其专。
奈何郁勃怀,与生同弃捐。
公苟求热官,反掌如拾钱。
何难勋簿名,索列州府前。
凛然谢欺伪,闭户珍寒毡。
似抱苜蓿香,故傲羊胛膻。
谁知忧世心,几常虑之先。
六门遽沈沼,飞火焚堂鳣。
万卷庋阁书,灰烬无剩编。
褫衣抱木主,棘拇流血泉。
夺魄刀剑山,持魂西风鸢。
过江贻我书,字字星芒镌。
誓扬银潢波,洗濯祅虹天。
所愿虽莫成,矢志信其专。
奈何郁勃怀,与生同弃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冯太史去世而作的挽歌之一,名为《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四)》。全诗以哀悼之情贯穿,表达了对冯太史逝世的深切悲痛和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
首句“公苟求热官,反掌如拾钱”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世俗中追求高官厚禄的轻率态度,与冯太史的高尚情操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何难勋簿名,索列州府前”进一步强调了冯太史不为名利所动,追求内心真正价值的坚定信念。
“凛然谢欺伪,闭户珍寒毡”两句,通过冯太史拒绝虚伪、坚守本真生活的形象,展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似抱苜蓿香,故傲羊胛膻”则以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象征,比喻冯太史对高洁品质的坚持,不为世俗所动摇。
“谁知忧世心,几常虑之先”揭示了冯太史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他总是能预见并忧虑国家和社会的问题。然而,“六门遽沈沼,飞火焚堂鳣”描述了冯太史逝世后,国家和人民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智者,社会陷入动荡的场景。
“万卷庋阁书,灰烬无剩编”表达了对冯太史丰富学识和著作的惋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火灾中化为灰烬。“褫衣抱木主,棘拇流血泉”、“夺魄刀剑山,持魂西风鸢”则通过夸张的描写,表现了冯太史逝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和对他的深深怀念。
最后,“过江贻我书,字字星芒镌”表明冯太史虽然已逝,但通过书信留下了智慧的光芒,影响着后人。“誓扬银潢波,洗濯祅虹天”表达了对冯太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希望他的理想能够像银河波浪一样,荡涤污浊,照亮天空。“所愿虽莫成,矢志信其专”则是对冯太史未竟事业的遗憾,以及对他坚定意志的赞扬。“奈何郁勃怀,与生同弃捐”则表达了对冯太史未能实现其伟大愿望的同情和哀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冯太史高尚人格和伟大精神的赞颂,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对理想追求的崇高敬意。
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一朝成万古,又徒闲。
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
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
莫思量、骏马与高轩。快乐任天然。
最坚似松柏、更凋残。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
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了无恨海愁山。
去年腊雪已四白,五白六白农夫愁。
麦苗冻熟锄不得,菜心僵死何时抽。
常年梅花已烂漫,今者乾没如拘囚。
枯枝尚黏红豆绿,细蕊初作苍蝇头。
纷纷黄雀狡于鼠,穷阎有粟争呼取。
老鸢自作攫肉谋,空屋狐狸夜相聚。
呜呼狐狸有屋尔得居,室中居人今在无。
或言白骨如白雪,雪亦有仁遮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