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乡久,良朋讯渺茫。
问名知戚谊,话旧感沧桑。
世乱衡文贱,家贫作客常。
年来慕投笔,愧怍嫁衣裳。
少小离乡久,良朋讯渺茫。
问名知戚谊,话旧感沧桑。
世乱衡文贱,家贫作客常。
年来慕投笔,愧怍嫁衣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长蔚所作的《舟泊高良涧晤胡雨村表舅感成二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少年离乡,多年未见老友,心中充满思念之情。见面后,通过询问对方姓名得知彼此关系密切,交谈中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首联“少小离乡久,良朋讯渺茫。”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与好友分别已久,音信难寻的情景。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跃然纸上。
颔联“问名知戚谊,话旧感沧桑。”在重逢之际,通过询问对方姓名得知彼此关系,交谈中回忆往昔,感叹岁月的沧桑变化。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颈联“世乱衡文贱,家贫作客常。”描述了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地位低下,而自己因家境贫寒,常常漂泊他乡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无奈。
尾联“年来慕投笔,愧怍嫁衣裳。”表达了诗人近年来羡慕那些能够放下笔墨投身其他事业的人,同时对自己未能像他们那样有所作为感到羞愧和自责。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