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徐仲车》
《次韵徐仲车》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徐仲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恶衣恶食诗愈好”,表面上看似贬低物质生活,但实际是诗人内心的自得其乐,即使在简单的物质条件下,创作也能达到最佳状态。这里的“恶”字有负面的意思,同时也有简陋、不加修饰之意。

“恰是霜松啭春鸟”,用了拟人化手法,将松树比喻为在寒冷中依然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形象,而“啭”字则传达出春天里新生的生命力与活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不失本色的高洁品格。

“苍蝇莫乱远鸡声”,诗人告诫那些琐碎、无关紧要的烦恼不要干扰自己的心绪,而是应该像远处传来的清晰鸡鸣那样,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世上谁如公觉早”,这里的“公”字指代诗人自己或他所敬仰的人物。诗人自信或者赞扬那些能够超脱世俗、早早醒悟到生命真谛的人。

“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经历的变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八年的时光里,自己经历了多次迁移(走三州),而自然界中的月亮和河流却始终如一,不为人类的喜怒哀乐所动摇。

最后两句,“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诗人将世人比喻成小小的蝼蚁,在尘世中奔波劳碌,而他自己则超然物外,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那些自认为强大而实际上渺小的人类。这里的“应笑”表明了诗人的豁达和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诗人超脱俗世、坚守高洁品格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洞察,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除夕

夜永灯明岁又除,依然坐冷乏氍毹。

平生潦倒如中散,大半交游今左符。

未办黄精除白发,渐惊玉水点银须。

欲论旧事无人共,閒把香醪细细?。

(0)

松峭山傍偃松昔尝过之为赋长句今三十有六年矣复至其下慨然有感因次韵

人日肩舆度晓峰,长松偃蹇倚晴空。

几年不见根如铁,老境重来鬓似蓬。

独树未须誇老杜,五楸那复论韩公。

青幢翠盖貌难似,想见霏霏烟雨濛。

(0)

奉酬王宗丞用宿大木寺韵见赠

誉处千钧重,文章一世雄。

诗工穿月胁,檄好愈头风。

北岳关山碧,南州荔子红。

使君今北海,还许一樽同。

(0)

书大洞僧壁

招提閟林麓,鱼鼓白云边。

地僻疑无路,山深别有天。

幽花充佛供,好鸟伴僧禅。

何日征鞭暇,重来借榻眠。

(0)

秦望阁

傲睨须知古有秦,却将黔首等微尘。

当时虚上峰头望,不见桃源避世人。

(0)

病起·其二

几岁思归今得归,一筇三径共忘机。

寸肠满贮愁千斛,的当回头觉昨非。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