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第六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文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首句“古人制字鬼神泣”形象地表达了古人创造文字时的艰辛与智慧,仿佛连鬼神也为之感动;次句“后人识字百忧集”则揭示了文字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伴随其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诸多烦恼。然而,诗人自我表白:“我不畏鬼复不忧”,他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些忧虑,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最后一句“灵文夜补秋灯碧”描绘出他在静谧的夜晚,借助秋灯下研读文字的场景,显得深沉而专注,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文字的创制和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执着精神。
日月悬太空,星辰列次舍。
名山奠坤轴,川流亘长夜。
丈夫生其间,独往安可谢。
三光罗心胸,五岳为台榭。
焉能事田园,何用植桑柘。
伊余秉孤贞,少伏长林下。
一朝谬通籍,风云在呼咤。
岳渎恣所如,行游半区夏。
一自拂衣归,泉石多清暇。
忽忽二十年,卒卒如驹罅。
言念罗与浮,光灵岱嵩亚。
郁郁岩洞幽,翼翼飞泉泻。
矧有同心人,白鹤时能跨。
今者如不往,百岁行将罢。
因兹乘兴来,清秋发长驾。
不学南州生,区区力耕稼。
不学向平游,犹待毕婚嫁。
誓将陟其巅,山灵谅余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