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雨过漏斜晖,鸭乱方塘结伴归。
惟有牧童偏自在,稳眠牛背入柴扉。
西山雨过漏斜晖,鸭乱方塘结伴归。
惟有牧童偏自在,稳眠牛背入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西山雨过漏斜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西山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鸭乱方塘结伴归”,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群鸭子在池塘中嬉戏、结伴而归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第三句“惟有牧童偏自在”,将视角转向了田野上的牧童,他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躺在牛背上,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自由,与周围的世界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最后一句“稳眠牛背入柴扉”,描绘了牧童最终回到家中,安稳地进入柴扉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安定,也暗示了劳作后的满足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无情、天生两毂,驱人万里千里。
文人处处文星照,四海皆成兄弟。行未已。
算北去南来,总是销魂地。征鞍且系。
看瘦损腰围,凋残鬓影,憔悴已如此。
垂髫日,怜我茕茕无倚。叨公十载青睇。
同贫未了还同病,如此师生能几。思仔细。
若负了公恩,有似江心水。一声去矣。
觉绛帐何情,吟坛何主,留住也无计。
入秋天气多风雨,幽怀更添凄楚。
杨柳到西风,也飘零无主。蛾眉惊老去。
争怪得、鬓丝如许。休去登临,乱山只在,晚蝉嘶处。
日暮翠衣单,清霜早、已上碧梧高树。
独自倚阑干,念荒城砧杵。天涯谁共语。
浑冷落、旧游俦侣。只除是、第二桥边,问那时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