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净居院》
《题净居院》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寺门幽独傍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

隔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

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閒多俗不争。

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

(0)
注释
寺门:寺庙的门。
幽独:孤寂独立。
傍:靠近。
江城:江边的城市。
江水:江中的水。
清含:包含着。
地气:大地的灵气。
隔岸:对岸。
楼台:楼阁。
人醉死:人们沉迷其中。
夏寒生:夏日却感到清凉。
路经:经过。
桥远:桥很远。
尘难过:尘土难以通过。
僧占:僧人占据。
閒多:闲暇众多。
俗不争:不与世俗争斗。
行吟:边走边吟唱。
憔悴客:憔悴的旅人。
濯长缨:洗净长带,比喻解脱束缚。
翻译
寺庙孤独地依偎在江边的城市,江水清澈,带着大地的气息。
对岸的楼阁中,人们沉醉如死,环绕着台阶的松竹带来夏日的清凉。
走过遥远的桥,尘土难挡,僧人占据着闲静,不与世俗争斗。
只有流浪诗人,面容憔悴,这次他必须离去,洗净长长的丝带(象征束缚或官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生活图景,既有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淡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觏在宋代所特有的诗风,其用字简洁而意境深远。

“寺门幽独傍江城”一句,通过设定寺庙位于江边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宁静之感。紧接着,“江水清含地气清”则更深化了这种清净无为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的空气。

“隔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寺庙与世俗生活的不同。隔岸的楼台里人们沉浸于酒精和欢乐,而寺院内却是清凉自在,松竹之间充满了生命力。

“路经桥远尘难过”一句,通过描写道路遥远、尘土难以逾越,暗示了世间纷争与寺庙的距离和隔绝。紧接着,“僧占閒多俗不争”则直接点出了僧侣选择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诗人自称为憔悴之客,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境,同时也提出了这次将要离去,可能是对某种精神追求或生活状态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及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与世俗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超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寿陈制垣·其一

十载青油驻汉关,勋名高压岘南山。

雨滋万顷春犁乐,月淡三边夜柝闲。

为小朝廷留宿望,升真学士重崇班。

九重银信知非远,白玉阶前一武间。

(0)

过宜兴舟中见霅川诸山

八年不见此山青,一见殊增老眼明。

鬓发已从霜露改,翠屏只在水天横。

纤尘不染皆秋色,久间相于若世情。

朝爽夕佳常领略,去来争似钓舟轻。

(0)

立春后登裴公亭时已解郡组

公馀赢得片时休,徙倚危亭豁倦眸。

屹屹独存今岳阜,滔滔不尽古湘流。

犹看雪意微茫在,顿觉春光骀荡浮。

举酒莫论今古事,只将身世付沙鸥。

(0)

归善权谢福岩

强健南游抱病还,鬓毛剥落足蹒跚。

喜观云衲酬前约,莫听家僮说旧官。

幸免如陵羞在陇,将期同愿老于盘。

当家公案师拈出,更向三山石上看。

(0)

衡阳道间·其一

满林松竹翠交加,路过衡阳得几家。

门傍粉墙人寂寂,一陂春水数株花。

(0)

宜兴山房十首·其二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