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宜兴舟中见霅川诸山》
《过宜兴舟中见霅川诸山》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八年不见此山青,一见殊增老眼明。

鬓发已从霜露改,翠屏只在水天横。

纤尘不染皆秋色,久间相于若世情。

朝爽夕佳常领略,去来争似钓舟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xīngzhōuzhōngjiànzhàchuānzhūshān
sòng / céngbǎi

niánjiànshānqīngjiànshūzēnglǎoyǎnmíng

bìncóngshuānggǎicuìpíngzhīzàishuǐtiānhéng

xiānchénrǎnjiēqiūjiǔjiānxiāngruòshìqíng

cháoshuǎngjiāchánglǐnglüèláizhēngdiàozhōuqīng

翻译
八年未曾见到这青山依旧翠绿,一旦重逢却让我老眼更加明亮。
鬓边的白发已经换成了霜雪,那如画的翠屏依旧静默地横亘在水天之间。
连细微尘埃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长久以来的思念如同世间的情谊一般深厚。
无论是早晨的清爽还是傍晚的美好,我都常常尽情欣赏,离去和归来又怎能比得上乘舟垂钓的轻松自在。
注释
八年:指时间之长。
殊:特别,格外。
霜露:比喻岁月的痕迹。
翠屏:形容青山如屏风般翠绿。
久间:长时间以来。
朝爽夕佳:早晨的清爽和傍晚的美好。
争似:哪里比得上。
钓舟轻:形容乘舟垂钓的轻松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宜兴山景的感受和变化。开头两句“八年不见此山青,一见殊增老眼明”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感受的深刻变化,山依旧是那片绿色,但诗人的感觉却因为年龄增长而更加敏锐。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物有着更为深入和细腻的观察。

“鬓发已从霜露改,翠屏只在水天横”两句,则是用白发比喻时光的流逝以及山色依旧横亘于水天之间,展示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永恒性的感慨。

“纤尘不染皆秋色,久间相于若世情”这两句强调了景物本身的纯净,以及诗人与之之间长久而深厚的情感联结。这里的“秋色”可能是指一种淡远、宁静的景象,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朝爽夕佳常领略,去来争似钓舟轻”则描绘了诗人对宜兴山水景色的经常领略,以及那种如同轻舟在水面上漂浮般的悠闲和自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感受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宜兴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自然永恒性的哲思。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其二

中丞凝不动声色,仗钺东西广寇平。

昨夜贯城光斗极,白云吟望得忘情。

(0)

酌惠泉二首·其二

我屋甘泉洞,泉甘亦自同。

独怜生海外,题品未曾逢。

(0)

题吴颐山大参蠡南精舍图

精舍生吾兴,披图不自堪。

回辔上船去,长留忆蠡南。

(0)

赠侍御沈子京刷卷两广十二韵

柱史才名旧,驰声自龀童。

五湖分秀气,一桂出高丛。

堕地应超足,依麻却有蓬。

彩毛殊似凤,玄学蚤参雄。

伯乐惭高识,骅骝有逸踪。

程文须世轨,诗派是家风。

玉节飞霜重,纶音宠渥隆。

行吟江左右,直指岭西东。

发擿无遗秘,爬梳胜发蒙。

清谈挥案牍,馀泽及疲癃。

绣豸承家旧,传车过里荣。

三年司耳目,必有报重瞳。

(0)

德州吟·其二

大风起南冥,吹我德州旗。

霾云蔽白日,白日无光辉。

阴晴固有定,丰隆亦奚为。

(0)

新覆重茅诸君子以诗酒相贺赋谢·其一

暂覆重茅傍竹阴,焉知来者不如今。

百年事外机尤浅,二亩城中分过深。

绀碧数蛙衰老药,琼瑶满壁故人心。

梧桐种得留栖凤,纵有高枝不作琴。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