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昌陈氏四砚歌》
《海昌陈氏四砚歌》全文
清 / 徐寅   形式: 古风

何者制砚称最佳,独数端溪老坑石。

拙閒堂中惯收藏,藉以缥囊大盈尺。

四砚一一如连城,卞和氏璧锡以名。

象形命意各类此,摩挲莹洁如天成。

主人书法工无比,健笔犹龙墨池起。

春蚓秋蛇未足云,字曰龙池良有以。

其一腻理石色匀,宛若遇雨林宗巾。

拟之折角毋乃是,拂拭且喜无纤尘。

蟾蜍之形更奇绝,天上分明应圆缺。

欧阳石屏犹不如,月窟疑从羿妻窃。

吁嗟四砚天下无,铜雀古瓦何为乎。

狂呼至宝入我眼,兴来捉笔为君书。

(0)
鉴赏

这首《海昌陈氏四砚歌》由清代诗人徐寅所作,通过对四块端溪老坑石砚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首先,诗中赞美了端溪老坑石砚的材质与品质,称其为“最佳”,并特别提到了“拙閒堂”作为收藏之所,通过“缥囊”加以保护,可见其珍贵程度。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这四块砚台的形态各异,如同连城之宝,命名时也颇具匠心,既有象形之意,又蕴含深意,让人感受到其制作工艺的高超与艺术构思的独特。

诗中还提到砚台表面的细腻纹理与色泽之美,仿佛自然天成,令人赞叹不已。同时,诗人也强调了砚台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主人的书法技艺非凡,使得墨池中的笔犹如活龙般生动,展现出书法艺术的魅力。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春蚓秋蛇”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风格,进一步凸显了砚台与书法艺术的和谐统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四块砚台的珍爱之情,将其视为至宝,并在兴来之时,挥毫泼墨,为读者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砚台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海昌陈氏四砚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展现了端溪老坑石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寅
朝代:清

徐寅也称徐夤,男,字昭梦,莆田即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有《探龙集》等多种著作,《全唐诗》收录其诗220余首。
猜你喜欢

西洨晚归

今日雨晴云出溪,疏林荒僻色愀悽。

杖藜出步洨水曲,白沙细草净无泥。

渔人截流张巨网,击水惊鱼鱼更迷。

儿童喜见鱼网重,得鱼贯柳毕提携。

林竹翛翛久不到,夏笋迸篱生不齐。

或蓑或笠荷尺箠,牛羊群过乔木西。

野旷衣润露已下,回寻归径登故畦。

吾茅遥见隐暝霭,到门邻舍鸡亦栖。

(0)

自讼

前善后随非,失于任私意。

短长莫可欺,明者未免蔽。

改过心每惮,责人夫何易。

芸苗舍己田,无获亦蹈厉。

(0)

熙州再乞罢

末途潦倒愧知音,幕府重来岁月侵。

狂见请缨憎往策,礼容著帽感虚襟。

白头久厌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

东望故山今有约,清秋应得访云林。

(0)

酬张法掾翼求侍养归

少轻纨绮袭箕裘,力学从容与我谋。

择友卜商能胜赐,舞风曾点自殊由。

去乘汴水春舟疾,行过龟山楚客留。

千里有声如寄我,须寻临潏旧林丘。

(0)

登美原县楼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0)

西溪酬孙倚李圭二同年依韵

水部张员外,中书白舍人。

曾闻三绝句,同赏曲江春。

且逐追随旧,休悲老大身。

花今千树发,有底不来因。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