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水调歌头·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两句,以神话中的仙人形象自比,表达诗人的超脱之志和对远方美好的向往。
接下来的“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景象,春风拂过长街,将花香送入细致描摹的小红楼中,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三句,则将视野扩展至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长江。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用“谁是济川舟楫”来隐喻生命中的方向和选择,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
随后,“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所赠之人的喜悦和赞赏。紫芝宇可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或是特定的居所,而“儒雅更风流”则强调了这种气质或环境的独到之处。
接着,“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三句继续展示诗人的才华和个性。其中,“气吞虹”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而“才倚马”则是才情飞扬的写照,“烂银钩”可能暗示着精致而独特的艺术造诣。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和世俗所累的态度。年轻时的功名与世间纷扰,被比喻为雕鹗(一种猛禽)在秋天横空,既有壮丽之感,也不免带有一丝无奈。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三句,则是对诗人或所赠之人的艺术才华和超凡脱俗的境界的进一步描绘。其中,“行演丝纶天上”可能指的是书法或音乐等艺术形式在天地之间自由展现,而“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则是一种仙境般的生活状态。
最后,“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两句极尽描绘之能事。诗人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细腻描述——“落笔惊风雨”,展现了才华横溢、笔力千钧的境界;而“润色焕皇猷”则是对所创作作品给予观者的感官享受和心灵震撼的形象化表达。
幽禽多夕响,佳人延暮悲。
山馆唱高言,玄鹤鸣清池。
悠悠堕涧水,登眺有馀思。
弹琴盘石间,岂必岩桂枝。
月出流金塘,清歌同盛时。
女萝生北山,云气临华榱。
回翔此佳会,后宴安可期。
引领叹浩渺,四座各长咨。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