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设床临牖,何须绶著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著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于《杂咏一百首》中的第26首。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品德高尚的自信,以及对于世俗浮华之人的批判。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著身。”此句表明作者已经有了坚实的立足点,无需再去追求外在的装饰或是别人的认可。这里,“设床”指的是安定下来,“临牖”则隐喻着静守本分,“绶著身”象征着华丽的装扮。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虚伪之人的鄙视。“移鼎”意指改变常态,“贼”则是贬义词,形容不诚实的人;“饰巾人”则是指那些以华丽外表掩盖内心丑陋之人的代称。作者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情感:即对于那些仅凭借虚假装扮来掩饰自己真实面目的行为感到愤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古人对品德与真诚的重视,以及对于浮华、不真实行径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