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
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
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
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
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长门宫中的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怨。首句“寂寞掩长门”,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孤寂,她独自一人关闭在长门之中,无人相伴。接着,“幽思孰与论”一句,表达了她内心的思绪深沉而复杂,却无人可以倾诉,只能独自承受。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这两句进一步深入主人公的心境,她明白自己并非嫉妒他人,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得到君王的宠爱与恩赐。这种无奈与遗憾,让读者感受到她深深的悲凉与不甘。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流萤在夜空中飞舞,落叶在秋风中翻滚,这样的自然景象,既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最后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动作与情感。她哭泣时泪水打湿了舞袖,这些痕迹却只能被她自己保存在箱箧之中,无法向外界展示或寻求安慰。这不仅表现了她的孤独,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强与自我保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长门宫中的孤独、哀怨与自我挣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