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全文
南北朝 / 谢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高城凄夕吹,时见国烟浮。

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秋。

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

旻高识气迥,泉渟知潦收。

幸遇庆筵渥,方且沐恩猷。

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

旧城望已肃,况乃客悠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yán西tángluòwàngxiāng
nánběicháo / xiètiǎo

chénbìngmián

guānbiéxiāngyōu

gāochéngchuī

shíjiànguóyān

qīngyúnwǎn

gāoshùqiū

xiāngshānwàng

lánzhīqiěxiànchóu

míngāoshíjiǒng

quántíngzhīliáoshōu

xìngqìngyán

fāngqiěēnyóu

yúnhuángxiānzǎo

sāojīngqiū

jiùchéngwàng

kuàngnǎiyōuyō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离故乡的愁苦之情。"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痛和离别家乡而担忧的心情。接着"高城凄夕吹,时见国烟浮"则是景物描写,通过高城上吹来的凄凉晚风和偶尔可见的炊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故土的关切。

"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秋"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轻柔的云彩和微弱的秋风在高大的树木间流动,营造出一种淡远和萧瑟的氛围。"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无限思念,但又无法亲眼所见,只能通过送上一束香草来寄托自己的乡愁。

"旻高识气迥,泉渟知潦收"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自我安慰,旻高指的是崇高的品格和深远的见解,而泉水汇聚的意象则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幸遇庆筵渥,方且沐恩猷"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候能够参加宴会,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是一份难得的幸福。

最后"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和秋风萧瑟的声音进行描写,强化了季节感和时间流逝之感。"旧城望已肃,况乃客悠悠"则是诗人在结束部分再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自己身为漂泊异乡者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位远离家乡的士人的深沉乡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朝代:南北朝   字:玄晖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辰:464~499年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
猜你喜欢

用厚后弟强甫韵·其六

岁晚归休老学庵,敢嗟白首滞周南。

在廷不欠秃翁一,开径宁无益友三。

地岂长房之可缩,天非邹衍所能谈。

桓郎狭小胶师说,未必雄书远过聃。

(0)

瓦送

瓦送绣行均一去,如公之去独贤哉。

国侨存校如迂阔,涑水辞枢冀挽回。

聊为先师主精舍,不烦残客到翘材。

半山未是忘情者,重拜头厅便出来。

(0)

农家望汝卜年丰,似絮如峰?不同。

纵有浓阴工阁雨,略无定态喜随风。

往来与月为仇敌,舒卷和天尽蔽蒙。

安得竦身腾汗漫,叫开阊阖扫长空。

(0)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二

临照三千界,涵濡四十春。

沙难量福寿,天不大尧仁。

眇小坡诗案,优容濮议人。

老臣偏恸绝,曾扈属车尘。

(0)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五

自惜孤寒士,栖栖到老休。

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

臣草金鸡赦,帝临丹凤楼。

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0)

大目寺

来人云虎出,留此到昏钟。

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

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

老子曾游浙,微微有辨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