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其一》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铜梁影棠树,石镜写褰帷。

两江如渍锦,双峰似画眉。

穿荷低晚盖,衰柳挂残丝。

风流盛儒雅,泉涌富文词。

无因同子淑,暂得侍临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修养的追求。

首先,“铜梁影棠树,石镜写褰帷”两句设置了整个画面的基调。在这里,“铜梁”可能指的是金色的山梁,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而“影棠树”则是树木在水面上的倒影,显得格外清晰。紧接着,“石镜写褰帷”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其中“石镜”可能指的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而“写褰帷”则是泉水中映出的树影和周遭景物,宛如古代书法家用笔墨勾勒出的意境。

接着,“两江如渍锦,双峰似画眉”进一步深化了这幅山水画。这里的“两江”可能指的是长江和一条支流,它们在诗人的眼中宛如织就的锦缎,富丽而生动。而“双峰似画眉”则是对远处山峰的描绘,它们或许因为遥远而显得细致,如同精心绘制的画作中的眉型。

第三部分,“穿荷低晚盖,衰柳挂残丝”带给人一种淡定的感觉。在这里,“穿荷”可能是指小船在荷花丛中慢慢前行,而“低晚盖”则暗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紧接着,“衰柳挂残丝”则描绘了秋天垂柳叶脱落后的景象,给人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风流盛儒雅,泉涌富文词”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与个人品味。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流传下来的学问和艺术,而“儒雅”则是对知识分子行为举止的一种美称。“泉涌富文词”则是对周遭环境中泉水声响以及丰富诗词创作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树木、荷花、柳丝等自然元素的精细描绘,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深刻理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在这宁静而生动的画面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乌什城远眺

百战经营漫负隅,尉头几换古名区。

泉开杨柳枝头水,城抱骊龙颔下珠。

绝国牛羊今受敌,降王鸡犬昔全屠。

叮咛旌节花开处,长使春辉入画图。

(0)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七

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

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0)

元朔山谒太元宫

绛殿穹窿冠岭开,清秋高倚集灵台。

覆崖树色山中满,入硖河声塞外来。

飞骑随人穿石往,抠衣谒帝拂云回。

挥毫遍埽苍苔壁,深愧登高作赋才。

(0)

北山烟雨

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

却忆草堂留我住,爱他水墨米颠呼。

(0)

海月庵观灯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碗寒浆渴饮冰。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

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0)

泊青县

怀归频卜夜,经地每询名。

风俗见同异,声闻别性情。

川通诸郡接,河尽急流平。

数折岸张曲,深秋暮气清。

微风生远树,高月峙孤城。

送米悲穷邑,听更愧旅茕。

昨宵未敢醉,危坐敬王程。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