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闻颁朔向明堂,百草犹思一一尝。
天意应怜民疾苦,欲跻仁寿佐平康。
已闻颁朔向明堂,百草犹思一一尝。
天意应怜民疾苦,欲跻仁寿佐平康。
这首诗《艮岳百咏·药寮》由宋代诗人李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朝廷颁布新历后,百草似乎也怀有感恩之心,一一被品尝的情景。诗中蕴含着深沉的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界的微妙观察。
首句“已闻颁朔向明堂”,开篇即点明了事件的背景——朝廷在明堂颁布新的历法。明堂作为古代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象征着国家的权威与秩序。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时间的更替,也预示着国家政策的更新与社会生活的调整。
次句“百草犹思一一尝”,将自然界中的植物赋予了情感,仿佛它们也对这一变化有所感知,渴望被逐一品尝。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
接着,“天意应怜民疾苦”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核心思想——上天之所以安排这样的变化,是为了怜悯百姓的疾苦。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也暗含了对统治者应当关注民众福祉的期望。
最后,“欲跻仁寿佐平康”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理想与愿望。他希望借助这次变革的力量,帮助人们走向长寿和平康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和谐社会和仁爱治国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反应为引子,巧妙地将个人情感、社会关怀与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主义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社会的责任感,还能体会到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