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殚出集河湄,犹记从初放水时。
三五已过修禊宴,浃旬行作送春诗。
微波溅袜仙浮棹,曲岸当垆柳映旗。
自笑遨头衰复病,也同欢俗恣追随。
都人殚出集河湄,犹记从初放水时。
三五已过修禊宴,浃旬行作送春诗。
微波溅袜仙浮棹,曲岸当垆柳映旗。
自笑遨头衰复病,也同欢俗恣追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韩琦在辛亥年三月十八日游御河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河活动的热闹与春意盎然的景象。
首句“都人殚出集河湄”,描绘了京城百姓纷纷来到河边聚集的场景,表现了游河活动的盛况。接着,“犹记从初放水时”一句,通过回忆初放水的时刻,进一步渲染了活动的历史感和传统色彩。
“三五已过修禊宴,浃旬行作送春诗”两句,点明了活动的时间和目的。修禊宴是古代春季祭祀的一种形式,这里指游河宴饮,而“送春诗”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微波溅袜仙浮棹,曲岸当垆柳映旗”描绘了游河时的生动画面。微波轻拂,船只轻轻摇曳,仿佛仙人在水面漂浮;岸边曲曲弯弯,柳树垂下,绿叶映照着旗帜,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最后,“自笑遨头衰复病,也同欢俗恣追随”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老多病,但仍乐于参与民间活动,与众人一同享受春日的乐趣。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游河活动的热闹与春日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早往荆溪集,应无挂隐诗。
梅边五字律,管底一班窥。
新岁来朝是,流年去浪移。
谁能守除夕,妨我梦归时。
已觉朝来退裌,衣日光风力软如痴。
倩谁留许春寒著,更放梅花住少时。
献岁朝未央,新霁快明发。
晨曦耿五色,宿霭炊四彻。
洗清万沟尾,销尽一月雪。
素光从何来,晶荧落寒笏。
回胆背阴处,犹藏半檐白。
夜来有微霜,雪上辨不得。
时於翠幕顶,扫掠见琼屑。
还将黄金日,正射白银阙。
忽然卷班出,红缘乱眼禧。
归来饮屠酥,笑向儿女说。
花遶朱檐柳遶栏,小亭面面锦团栾。
春风横欲歁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