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不在身边人的怀念之情。开篇问询何处才有早春的芳菲之气,答案是宛在长门殿。这一句既点明了地点,也为后文美好的景物描绘做了铺垫。
接着,“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两句,以鲜明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早春时节果实的色泽和光泽。夭桃指的是未成熟的桃子,它们呈现出柔和细腻的颜色,如同丝线;而秾李则是已经成熟的李子,光滑明亮如同精练的丝绦。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两句,则通过对小鸟与蜜蜂活动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生灵活跃、自然和谐的景象。啼鸟在稀疏的花间嬉戏,而游蜂则在各处花朵中饮取香甜。
最后,“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两句,诗人在感受到春风轻拂之际,不禁发出叹息。春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而“君不见”则是对远去或不在身边的人的情愫留恋。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春天这个季节易令人产生无限感慨的特性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