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
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
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
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
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马鼎梅的《月夜登燕子矶》,通过对风涛、山峰、江水和月色的描绘,展现出夜晚登临燕子矶时的壮丽景色以及历史沧桑之感。首句"风涛自吐吞"形象地写出了江面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则描绘了山势险峻,云雾缭绕,月光被疾驰的云彩所追逐的动态画面。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的澎湃和群峰的雄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开阔而壮观的自然环境中。最后两句"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过往的感慨,暗示尽管无数人曾在此处登高望远,但他们的姓名已随时间流逝而难以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象抒发对历史的沉思,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
但盖头一把,容身方丈,无多缘饰,莫遣尘埃。
屈曲成幽,萧条生净,野草闲花都妙哉。
家无力,虽然咫尺,强作萦回。竹斋。向背松斋。
须次第、春兰秋菊开。
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荆桥斜畔,疏种香梅。
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
门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
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
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
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