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之下卷,何以始恒咸。
贞女家人利,如诗有二南。
易经之下卷,何以始恒咸。
贞女家人利,如诗有二南。
在这首古诗中,诗人方回以《易经》为灵感,探讨变化与恒常的哲理。"易经之下卷,何以始恒咸"一句,表达了对《易经》深奥教义的追问和探求,以及对于万物变幻中的恒久不变法则的思考。
接着,"贞女家人利"一句,用“贞女”比喻坚守道德之人的家庭生活,显示出诗人对品行高洁、家庭和谐的赞美。这里的“利”,意味着美好与和谐,表明了诗人对于理想家庭状态的向往。
最后,"如诗有二南"则是指诗中含义深远,如同古代《诗经》中的《二南》篇章那样,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思。这里“二南”可能是比喻,用以表达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像古诗般流传千古,传递出深邃的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易经》智慧的尊崇,也揭示了他对于家庭美德与文学传承的重视和向往。
雪中欢喜看瑶陵,雪后扶舆弄绮晴。
造物为人添眼界,病夫随处得心倾。
江南江北融融暖,春草春花日日生。
冻死穷檐吾不恨,欣欣同宇尽敷荣。
吾嗤彼云士,努力事诗妍。
竟日搜枯肠,抽黄对白间。
尔何无达观,局促自缚缠。
不见渊明陶,有诗累百篇。
要以写吾心,出语如流泉。
采菊见南山,得句于悠然。
少陵动感慨,忠义胆所宣。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纤纤白云闲,无心游日边。
风石激而奇,奔迸生云烟。
讵以天然态,而事斧凿镌。
陶尔一觞酒,警尔心地偏。
少焉明月上,高挂西山巅。
听我曳杖歌,金石声撼天。
岩有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
微雨过时松路黑,野萤飞出照青苔。